新型农业背景下加强农业机械化应用和管理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李国海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农业发展已经不再适用,未来必须要加强农机推广力度,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北京市房山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北京房山  10248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农业发展已经不再适用,未来必须要加强农机推广力度,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本文对农机推广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农机推广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农机推广水平。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应用;管理
        引言
        农业发展中运用机械化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机械化技术能够有效替代人工,进而降低人工成本,更节约人工农业种植的时间。现今农业机械化技术逐渐普及到农业运用中,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也对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起到推动的作用。现今农业机械化技术作用和推广工作受到广泛关注,进而笔者重点探索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为其制定有效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策略。
        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1.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就是基于现代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更高级的机械设备,将其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使农业生产能够通过机械以及各种先进方法实现现代化生产的一种模式。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2.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可知,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基础,也是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实现有效运用的重要载体。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导致相对应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基于上述原因,应当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使其能够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将其作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二、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应用
        1.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引进农业机械装备
        不同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水资源情况不同以及气候情况也有所差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引进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开展符合时宜的农机生产活动。除此之外,在农业机械使用时,要保证农机的使用安全,防止农机事故。
        2.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实践
        针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文件,但农业机械化生产不能只限定于国家颁布的文件。农业生产地区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使农业机械设备真正地运用到农民的生产活动中,使农业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3.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农机推广工作
        虽然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有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普及还尚有欠缺。主要原因是相关的推广部门并没有从农民群众出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广的重要决策大多数是由上级部门进行决定的,而这种政策并不能完全符合农民的农业生产需求。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工作之前,要进行一定的测试实验,对农业机械设备的适应性以及先进性做出一定的评测,确定所推广的机械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不能根据农机的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来确定本地区是否使用此机械设备。除此之外,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还要考虑农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以农民群众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做好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使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意识不足
        现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也更为注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并对农村机械化技术的使用制定了较多的补助政策,其宣传与推广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样。

但乡镇基层部门的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意识不足,对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优势和价值并不认识,国家的机械化技术的使用补助政策并没有落实到各个乡镇地区中,进而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并没有有效落实。
        2.推广机制落后,推广部门经费不足
        在传统僵化固化的农业生产环境中,我国农业形成了相对闭塞保守的运行方式,而在现代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应的推广机制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从当前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实际来看,推广机制普遍欠成熟,致使农机推广硬件设施得不到有力支持,推广效果不佳。同时,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经费预算不足,在推广过程中资金使用捉襟见肘,无论是在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方面,还是在种植生产条件改善方面,均存在一定滞后性,即便部分情况下进行了主动宣教,但相应的宣教手段不足,宣教方式不灵活,无法全面展现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重要价值。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管理
        1.调整农业机械化的结构
        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推广中,首先应该根据农业种植的实际需求调整农业机械化的结构,根据现今农业结构和经营需要将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业种植落实机械化技术生产,并对其加工、包装等技术优先落实结构调整与推广,进而满足我国所需要的粮食产量,确保粮食产量需求逐步稳定增加。之后对蔬菜、水果、水产等农业进行机械化技术生产推广,提高经济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更要保证其质量,逐步朝着绿色环保的食物方向发展。机械化结构得以调整,能够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落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更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我国农业产业也都能够将机械化技术高效运用。
        2.扩大农业机械普及范围及加大补贴力度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国家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购置补贴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以及优惠,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获得的经济效益,促使大量的农业机械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区域中,农业机械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不利于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普及力度并提供相对应的补贴,让农民能够更全面地享受到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为其带来的优势,进一步节省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完善农机推广体系和制度
        健全组织领导制度。农机推广工作是1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形成健全的领导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对农机推广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和安排,才能真正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
        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广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农民是使用农机设备的主要力量,必须要让农民对农机设备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农机推广规划,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提高农机推广水平。
        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招聘更多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充实农机推广队伍,并且对每个推广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每个推广技术人员负责一个片区,一旦没有完成推广任务,则可以找到相应的技术人员了解情况,确保推广工作顺利推进。
        结束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还能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农业机械部门要落实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不断推动农机产业的发展,使农业机械化造福群众。
        参考文献:
        [1]韦辉.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推广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20,(25):131.
        [2]丁保江,刘芳香,王耀申,等.我国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52-53.
        [3]张登宝.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农机,2020(6):26+28.
        [4]刘芳,刘颖,高奇正,等.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与我国水稻生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4):57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