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朱福海
[导读] 摘要:当前,道路工程规模逐渐增大,为切实发挥出道路的作用,保障施工质量,全面把控施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苏州万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  215100
        摘要:当前,道路工程规模逐渐增大,为切实发挥出道路的作用,保障施工质量,全面把控施工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保障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混凝土浇筑施工,其很容易受到季节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冬季温差变化较大,最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做好科学施工和监管,以达到最终的工程建设目标。本文就对冬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加以分析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
        冬季道路施工中,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均会因为气候温差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材料设备性能发生改变,进而降低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加病害问题的出现几率。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就要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科学规划,考虑气候温度变化特征后再制定施工方案,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以保障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混凝土冬季冻害的原因
        冻害问题是冬季道路施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会加剧道路施工的危险性。冻害产生原因为:在冬季道路作业中,因为气候变冷,温度降低使得水泥水热化反应逐渐减弱,相比正常情况下的道路施工,冬季作业中水泥化学反应变慢,结构强度明显降低,且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甚至停止,混凝土的强度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温度逐渐下降,混凝土内部还会出现冻胀应力问题,结构内部开始出现细小裂缝,粘结力逐渐降低,最终结构强度、耐久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威胁了道路施工的安全性。故而科学处理冻害问题是提高道路质量的关键要点。
        2冬季道路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分析
        2.1施工前准备
        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这也是后续各项作业有序进行的前提。施工准备中,务必高度重视技术交底工作,认真准备工程的施工用具,及时清理施工区域当中的杂物。同时,仔细检查钢筋,严格控制模板和保护层的尺寸规格,使其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且依据工程所在地冬季的气候概况,准备充足的防寒工具,以全方位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加强混凝土的可靠性,还应严格控制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施工人员需结合工程实际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及施工配合的设计,使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预期要求,为整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打下坚实基础。
        2.2运输
        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影响,破坏其性能,降低使用效果。所以在混凝土运输期间,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处理。运输设备应接受前期清理,避免内部水分、杂质混入对混凝土带来影响;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以最短时间将混凝土运送到指定位置,防止离析现象的产生;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运输罐运转的匀速性,使混凝土一直处于搅拌状态下;浇筑前检查混凝土性能,合格后再应用到实际作业中。
        2.3加热处理
        冬季外界温度较低,混凝土浇筑时,自身会与外界温度存在明显的温差变化,使其性能出现问题。所以在混凝土使用中,应实施加热处理。常见的加热措施有:
        一是水蒸气加热。在拌合站设置蒸汽锅炉,利用两条不同支路的蒸汽管道分别连接拌合站水池和预制场地,实施热交换处理。同时拌合站内安装温度计,加强监控拌合水温度,在出现异常状况后给予及时处理,减少热损失。
        二是电加热。电加热需设置电力线路,结合配套变压器促进电流正常流通,满足加热要求。同时工作人员需做好电路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在电加热管设置中,可选用1KW电热管,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要求,实行科学设置,保障加热的均匀性。对顶口添加棚盖结构,避免热量过早丢失。添加备用水箱,当温度降低后可及时加热提温。若拌合站水池达不到施工用水量的需要,可将高温度的水与低温度的水融合,对拌合水池补充拌合用水。
        三是红外线加热。利用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完成混凝土密闭敷设加热。


        2.4现场浇筑
        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实施清洁处理,彻底清除模板上残留的污渍和杂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高于5℃,在混凝土升温过程中,全面考量各道施工工序以及各方面影响因素,避免质量缺陷,加快浇筑施工进度,如合理布置作业缝隙、提升模板支撑强度等。
        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施工原材料实施加热保温,避免水泥混凝土因强度不足或内外部温度差异过大而出现冻结状态。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混合搅拌时,根据材料用量调整防冻剂添加量,预防水泥混凝土出现软化现象,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
        2.5养护
        冬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养护一般会采用蒸汽加热、覆盖薄膜外加网工布养护,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管理,准确把握养护时间的控制。
        3冬季道道路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方法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对施工原材料选择时,一般选择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控制在不低于42.5为佳,对砂石等材料,运至现场时在雨雪天气应进行覆盖保护,拌合前测量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在拌合水的选择时,严禁选用中水,应选择洁净的天然水或者饮用水。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选用早强剂、引气剂、防冻剂等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等。
        3.2浇筑质量控制
        冬季道路施工中水化反应迅速,达到峰值的时间不会超过3天,由于冬季外界温度较低,混凝土浇筑施工4小时后,会存在快速降温情况,上层混凝土温度降低速度加快,与下层混凝土温度差异较大。若气温变化和施工当地昼夜温差比较平衡,那么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变化就不会很明显,相应的断面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会降低,内部温度持续平衡,防止温度应力下出现裂缝问题。
        浇筑完成后立即展开振捣处理。特殊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会存在暂停,再次浇筑前会设置施工缝结构,以保证新旧结构连接的紧密性、稳固性。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对施工缝质量加以科学把控,先清理施工缝内杂质,再选择较施工混凝土等级高的浆料完成浇筑。浇筑时压强控制在1.2兆帕以上,保障施工缝强度和连接性。再者,横向施工缝作业时,会先铺一层厚度在15mm以上的水泥浆料,水泥浆料性能要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展开科学调配,目的是保证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性。在低温环境下,如果遇到裸露在外的钢筋材料,需要先实施加热处理,再浇筑混凝土,促进两者融合。
        3.3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为其创造温暖的环境,避免因为低温造成的冻结、开裂等现场。而且及时进行薄膜覆盖养护或者蒸汽养护,有助于保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会过大从而造成温度裂缝,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拆模时间应选择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避免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温差较大,拆模后需重视保温工作,可用塑料薄膜或者网工布覆盖保温。
        4结束语
        冬季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需要科学把控冻害问题带来的威胁,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注重该项作业的连续性,控制温差问题,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确保后期使用的安全性,为人们出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小会.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1)
        [2]梁晓军.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09)
        [3]刘其名.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9(08)
        [4]吾买尔阿吉•买买提,吾买尔江•阿不都热西提.冬季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06)
        [5]李凯.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改进研究[J].交通世界.2020(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