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张少丽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张少丽
[导读] 摘要: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要和社会群众的需求相联系。
        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要和社会群众的需求相联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从而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观。从现代城市园林规划的设计内容来看,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壮大,乡村景观的设计融入了更多人文要素。作为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因素,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所以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中要融入更多的现实性因素,使其能够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关联。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
        1乡村景观概述
        1.1乡村景观定义
        乡村景观主要指的是我国乡村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等元素综合特征。乡村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乡村景观要素是劳动人民长期辛苦劳作生活的结晶。自然景观主要是指乡村的自然景色与独特地理风貌,人文景观指在乡村背景下人们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信仰等。
        1.2乡村景观特征分析
        总的来说,乡村景观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区域自发性。乡村景观所产生的地区具有随机性,与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有关,大部分乡村景观属于无意识产物,在人们自发的条件下产生。(2)生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开发与保护乡村景观。在近几年的大力开发下,许多乡村景观已经被改变,但仍然保留了绝大部分的乡村风情。(3)协调性。在乡村中,生产劳动是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乡村,众多景观与人类生产劳动活动具有协调性。(4)人文性。不同乡村景观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乡村景观不仅是优美的景色,也是独特的人文情怀。
        2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及作用
        2.1为城市注入活力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的现代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区域,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城市高楼林立,车辆喧嚣不止,增加了人们的压力,而且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景观过于单一,不具备丰富的内涵。反之,乡村地区自然景观独特,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丰富,但是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发达,城市居民人们无法近距离感受乡村景观。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为城市注入活力,使城市居民感受到乡土情怀。
        2.2有助于保护自然景观,弘扬传统文化
        乡村景观可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当下,诸多景观设计重视自然景观,忽视了人文景观,并且没有重视自然景观的保护,导致田园风貌受到破坏。城市居民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较少,所以将民俗文化及田园文化注入到城市风景园林中十分重要,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2.3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诸多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业更是发展迅速,但是乡村距离城市较远,并且节假日旅游人数过多,旅游质量不佳。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例如沈阳建筑大学对于梯田景观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保护生态环境
        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近年来城市中绿植较少,建筑物和车辆较多,生成大量废气,而并没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雾霾天气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对于新鲜空气和良好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扩大绿植种植面积,有利于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


        3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方案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应用需要按照实际的需求,从多方面入手从而切实的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效果提升。
        3.1还原自然风光的原始性
        城市园林景观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干预的,失去了原始自然景观的独特韵味。如果在城市园林规划过程中过度追求艺术性,那么内在的自然性特征也会逐渐流逝。因此,自然景观的原汁原味风貌一旦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居民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生活的压力,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一定要保留充足的空间,方便自然景观的营造可拓展。尤其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控制上,要降低人为干预的效果,使其能够和周边的景观相匹配。
        3.2强化农业体验
        现在城市居民很难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实际状况,尤其是新一代的城市居民,他们对农业生产的了解几乎处于空白的阶段。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习俗已经在新一代城市居民中逐渐消失,让他们脱离了土地和自然。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新一代的城市居民无法体会到农业劳作的艰辛,甚至会对农民群体产生偏见。面对当前的这种状况,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多项要素,在合理的规划中融入更多的自然特色。在城市绿化带的构建中,应该规划出一块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快乐,在劳动过程中感受乡村文明的文化内涵。目前很多城市的规划中都会融入自由土地模块,直接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劳作需求。另外,基础的风景园林构造会让城市和乡村之间能够架起沟通的桥梁,消除城乡意识形态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实现融合。比如说,在江苏南通园博园展览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城市景观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那便是桑树村庐。将人们常见的茶树、向日葵等农作物作为城市景观点缀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立体的乡村自然景观。
        3.3确保城市风景设计的经济性和生态性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细致规划时,要结合实际的需求保证风景园林设计的独特性。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综合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的效益做好基础性的规划。特别是在景观规划时,要将乡村景观的灵魂融入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借助农家乐等形式来刺激城市居民消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良好的景观构造会引导城市居民参与更加丰富的社区活动,在游玩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淳朴的乡风,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
        3.4以时代特色为基础,推动深层次的创新发展
        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时,应该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精神,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将乡村景观和现实需求相结合。城市的乡村景观营造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融入乡村景观的灵魂,使乡村景观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再融入人文景观时,设计师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使其和当代的时代特色相融合。在景观构造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景观背后的文化特色。如果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能达到有效地协调,那么势必会偏离原先的设计轨道,会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加压抑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既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亲密地接触大自然,返璞归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在城市风景园林中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将会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政美,吴霞,胡青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概述[J].农家参谋,2019(02):23.
        [2]刘超,张万荣,谢兰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价值探讨[J].居舍,2018(27):113.
        [3]苏丹.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