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夏超峰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夏超峰
[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国民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园林绿化建设活动,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在提升项目整体质量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精神得以享受,最终使城乡发展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得以呈现。
        河南省新蔡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驻马店  4635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国民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园林绿化建设活动,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在提升项目整体质量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精神得以享受,最终使城乡发展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得以呈现。本人研究与分析园林绿化配置的现状,对当前城乡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结合相关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现场实际情况,以期找寻更科学化、生态化、人性化的植物配置方向,更好地为乡村园林建设服务。
        关键词:城乡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养护
        引言
        随着我国建设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绿化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显著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植物是园林规划的重点工作内容,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是园林绿化整体美观性以及功能性发挥的决定性因素。植物配置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之前,要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种植、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依照去树种配置原则开展相关的工作,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及效果。
        一、园林植物配置概述
        园林的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园林布局的实际需求,对园林内各种类型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园林功能性以及观赏性的效果。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主要包括植物间的配置和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的配合。在植物间的配置中,需要根据植物的种类、树丛组合、构图、季节特征、色彩和园林的意境等进行综合考虑;在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的配合中,如水体、山石和园路等,要根据地区内植物材料条件,从科学性以及艺术性方面设计植物景观,并做好合理性规划,实现其与环境的相协调。
        二、园林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1.经济性的原则
        在开展园林植物需要遵循一定的经济性原则,这就要求园林植物配置人员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在经济节约的基础上,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因此,植物配置人员在进行配置方案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的设计,并在综合其他各项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性的配置原则作出进一步的调整。此外,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对该地区城市资源以及群众的需求作出一定的调查,并在植物选择时按照此标准进行植物资源的配置,避免由于需求与配置的树种不符合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2.因地制宜的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由于不同的植物所对应的环境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别,不同城市之间的植物是存在地域性差异的,因此,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植物的配置需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且园林植物布置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每一种需要用到的植物特性做好前期的分析与调查,使园林植物的选择能够符合该地区的种植条件。此外,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尽量选择该地区代表性的种植植物,与当地城市人文环境的建设相互配合。
        3.保护植物多样性,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自然界不同植物的生长具有各自的特性,且植物的生长速度由于植物类型的差异性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就使不同生长类型的园林植物能够符合不同的园林配置需求,例如部分植物其枝叶的特色较为显著,因此在园林植物使用中大多被用为观叶植物,而部分植物花与果的观赏性较好,因此在园林配置过程中往往被用为观花与观果的用途,因此,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结合园林植物配置的需求,对不同的观赏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也尽可能地丰富了该地区不同时间段园林的观赏性。

此外,在对当地的园林进行植物配置时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特性,其所选择的园林植物不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应用
        1.结合季节性变化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园林植物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针对不停的季节应该做好不同观赏植物的配置,确保每个季节的园林都具备观赏性。在进行植物搭配的过程中,植物的观赏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枝叶、花、果实以及颜色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采用单独颜色的植物也可以是多种颜色进行搭配,通过对比的方式对主要景观进行突出的设计方式,进而使园林的观赏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效果。而在此基础上,不同季节的园林景观由于不同季节其生长特点的不同,可以通过园林植物的搭配对该季节的特性进行凸显。而由于不同植物的观赏部分的维持时间会存在差异性,尤其是植物的花期,部分植物的花期可以维持一两个月,部分只能维持几天,这就需要配置人员要在前期对该地区的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以及生长特性进行全面的调查与了解,通过对园林植物生长特性的合理搭配来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使园林建造能够在不同季节上体现出观赏的特性。
        2.园林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
        首先,在植物品种选择上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因地制宜,这样可以确保其正常发育,也能够反映出各个地区的风貌,并充分地发挥其景观性,突出植物本身的观赏性、色彩性,进而营造美丽的景观,同时也应该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驯化工作。再者,园林绿化植物多种多样,每一种植物都有其不同的生态以及形态特征,他们的树干,枝叶,花,果实大小等都是不相同的,以及它们所呈现出来的质感和给人带来的感官体验都是不尽相同。故植物配置应考虑粗、细质感植物的合理搭配。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够展现出园林植物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明显地变化。特别是落叶乔木,在一年四季中呈现的季节性变化甚是明显。因此在品种选择上结合地域条件,落叶树种应占一定比重。最后,应根据主题及框架确定相应的植物品种。如以春晓为主题,可以通过碧桃、樱花、海棠、玉兰、结合垂柳等春季观赏性强的植物来营造一段花红柳绿的春季景观。
        3.植物造景和配置要注重疏密有度和主次分明
        通过实践分析,在园林的绿化植物配置和造景中,最佳的效果就是凸显生态自然的本色,要尽量减少和避免人工雕琢的情况。如果想要达到此效果,在实施植物造景和配置中,就需要实现疏密有致和主次分明的效果。首先,在植物的造景和配置中,需要综合考虑与分析整个园林的绿化,进而对不同区域内栽植植物进行选择和造景设计,如木棉等一些高大的植物和矮小灌木搭配,可提升园林景观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凸显木棉景观的特色。其次,要按照城市园林实际需求来对区域内植物的造景以及配置实施细化,完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后再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实施论证和修改,确保园林绿化的植物造景以及配置效果满足实际要求。再次,还要注意对新移栽以及原有植物的合理搭配,合理控制植物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形象的突兀。
        结束语
        园林绿化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尤其是做好对不同园林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园林植物的功能性特点、不同园林植物观赏点及生长周期性等,并对其调研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针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绿化功能性需求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植物资源的配置,该种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高其绿化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彩云,岳梦.西安市临潼区园林彩叶植物种类选择及园林应用的研究[J].农学学报,2018(6):67~72.
        [2]杨彩华.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知识保护[J].绿色环保建材,2017 (9):65.
        [3]马玉婷.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配置框架思路构建[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