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当前城市化建设趋于成熟,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作用,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考虑时代发展背景,优化并完善工程项目的建设体系,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达到战略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施工管理重要作用
(一)关系企业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管理发挥着核心作用,会对其自身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二)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施工管理的落实能够更好地塑造施工企业的品牌效益,为其提供良好发展平台,特别是投标建设企业对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十分关注,只有科学化管理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而施工管理的不断强化也能够使企业中标概率提高。
(三)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特别是材料的有序堆放与施工阶段的清洁性、美观性,对消防安全十分有利。
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
(一)施工管理的优化
1施工方案制定要科学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制定可促进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使成本支出减少,创造可观经济效益,塑造良好企业社会形象。建筑工程在中标以后,施工企业需要对项目质量、机械设备、技术和施工作业人员等给予必要重视,因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诸多,所以要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在确定施工方案以后,作业人员则要严格遵循方案要求落实。如果施工期间发现问题要立即反映,经过方案制定人员的讨论后采取改正措施,以保证施工方案和施工实际状况契合。
2加大安全施工管理力度
在施工管理中,施工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十分关键,同样也是衡量施工管理质量的最基本指标。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集中体现在高空作业、搭设脚手架、火灾隐患和乱搭接电线等。为此,作为施工企业,应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生产安全放在首位,正确认知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要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条例加以制定,始终坚持基础原则,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安全检查工作也十分重要,要求巡检工作人员富有责任心,能够对隐患予以及时查处,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材料管理工作的强化
在建筑工程总体造价中,材料费用占比达到60%,所以材料管理效果会对工程项目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因而材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在施工建设之前,要针对所需材料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对材料材质与品牌加以确定,明确具体规格与数量,积极开展查验工作。若材料没有经过检验,坚决不允许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在材料采购时,要对市场行情加以了解,尽可能寻找质量高且价格理想的货源,对材料的数量、品牌与规格等进行核实,以免因失误对施工进度带来不利影响。在分发管理材料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发放并加以管理,综合考虑施工组织计划与施工的实际进度,对需求计划加以编制,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施工材料到货退场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对施工档案进行有效保管。一般情况下,施工档案中涵括项目自设计至竣工阶段的全部纸质材料,对施工档案的合理化管理,能够为项目竣工后的检查与维修工作开展提供必要帮助。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涉猎范围广且工种诸多,各阶段均需对资料展开系统收集与管理。基于时代发展,国内很多施工企业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因此施工档案收集管理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整理并保管施工档案,特别是在竣工后,收集资料的难度会增加。
竣工后的档案主要包括检验报告、工作联系函、验收报告、测量记录、会议记录、施工日记、合格证与工程签证等。为此,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落实十分重要,能够为后期维修提供可靠保障。
4注重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企业要对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使施工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水平不断增强,提高质量技术管理效果。特别是开展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应保证垫块数量充足且加以固定,厚度适中。如果钢筋绑扎过于密集,应选用大小适中的骨料。在振捣混凝土时,应避免对钢筋进行振动,以免出现移位或变形的情况。作为技术责任人,还应当与施工作业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以免发生差错。另外,施工质量检验力度的强化也十分重要,应合理编制质量验收制度,动态化地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一旦施工期间出现问题,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追究相应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质检工作人员要自觉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感,对施工作业加以引导,严格把握质量关卡。
(二)质量控制的优化
1基础工程
一是,对基坑土质进行严格检验,使基坑实际土质和勘察结果保持一致。
二是,对基坑支护方案的安全合理性进行验证,并且对边坡部位与挡墙部位车辆行走状态下的深层基坑安全支护手段展开系统分析。
三是,严格检查基坑的排水能力,特别是深基坑,应定期对支护结构位移情况进行检查,增强支护设施的稳定性,以免出现偏移的情况。与此同时,应当对基坑排水状态给予高度重视,在浇灌混凝土时,一定要对温度等指标加以控制。
2砌体工程
通常,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其填充墙一般使用的是硅酸盐加气混凝土轻质墙体或灰砂砖。此类砌块需特定时间才能够确保体散热程度理想。然而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为缩减施工时间,在短时间内完成工程施工进度,很难保证砌块存放的时间达标,进而在竣工后墙体容易产生裂缝,直接影响了防水效果。所以,在砌筑砌块施工前,应根据具体规定,确保砌块被水完全浸透且散热收缩充足。在砌筑时对砂浆饱满度进行调整,对砌块的排放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砌筑墙面的垂直度与平整度理想。
3梁板柱工程
开展梁板柱施工作业期间,应当对各层模板轴线的位置、梁板、标高以及柱断面等尺寸进行系统检查,保证施工状况和建筑设计方案一致。特别是模板拼接的严密程度、模板维修防护的手段、支顶和支底稳定性等,检查力度要加大。在使用混凝土浇筑模板时,应提前进行深度清理,并针对模板拆除制定必要的方案,以免严重破坏结构。另外,施工期间所使用的钢筋也要接受质量检查与检测,确保所使用钢筋与国家质量标准吻合。在完成钢筋绑扎以后,还要对其规格尺寸、数量以及绑扎位置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梁板柱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标。
4楼地面工程
开展建筑工程楼地面施工建设期间,大部分施工企业忽视了楼地面工程的重要性,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发生。特别是地面面层起皮和出砂、浴室等空间的排水位置坡度不达标、防水防护措施不合理等。以上质量问题会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一定要注重楼地面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地面面层的质量达标,在浴室等位置的地面要科学选用防水措施,保证排水坡度的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重点就是质量安全,与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建筑期间需要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借助科学化管理手段,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使工程质量达标,确保居民安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施工企业创造可观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实力,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虞建洋. 大众标准化.2019(14)
[2]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王振. 居舍.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