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张新来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而起重机械在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由于对起重机械的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管还存在一些漏洞,致使其在作业中造成的伤亡事故也日益增多。
        广西路桥集团设备物资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而起重机械在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由于对起重机械的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管还存在一些漏洞,致使其在作业中造成的伤亡事故也日益增多。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全面探讨了公路工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措施,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起重机械;管理措施;安全
        引言
        起重机械是公路工程施工广泛使用的机械设备之一,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使用的起重机械多在偏僻的山区,造成监管难度大,且各级各部门及施工企业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致使起重机械事故频发。目前我国起重机械和发达国家相比,其稳定性、安全装置灵敏性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是导致起重机械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中显示:起重机械登记数量244.01万台,起重机械事故起数占比特种设备事故起数的20%,其中死亡人数占比21.85%。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有效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1当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
        1.1起重机械本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近几年,随着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施工项目对起重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较大的需求缺口,一些乡镇企业也纷纷转型为起重机械的生产企业。因部分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资源条件等不符合要求,导致出厂时的安全技术资料和文件不齐全、产品本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1.2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不规范
        安装单位未按规定在安装、拆卸前告知政府主管部门,未按规定编制和实施专项施工方案,降低安装验收质量要求;安装单位超许可范围进行安装、拆除作业;销售、租赁、劳务单位未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采取挂靠、借用、套用其他安装单位许可证从事安装、拆卸业务;
        1.3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不高、责任意识比较薄弱、未持证上岗,对相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不熟悉、不理解,对设备的认识也不够,施工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违章作业。
        1.4起重机械使用、保养不规范
        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未及时办理使用登记并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安装或使用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队伍,不重视设备维护保养或者维护保养能力差,使设备完好率低;使用单位设备安全责任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人为破坏限位、保险等安全保护装置。
        1.5起重机械租赁市场比较混乱
        租赁的起重机械存在安全技术资料不齐全,设备实物老旧,租赁设备的真实性难分辨,设备套牌使用现象严重。
        1.6各管理方未对起重机械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未落实起重机械的准入制,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各管理方未对起重机械及其配件进行全面检查,核验出厂技术资料与实物的一致性;未加强起重机械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起重机械未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就允许使用;未确保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真实有效。


        2公路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2.1管理制度精细化
        2.1.1落实责任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要建立并且有效实施起重机械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以保证在设备发生问题时能够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1.2实行准入制
        实行起重机械准入制度,及时建立起重机械台账及技术档案,杜绝安装单位无资质实施安装、拆除作业,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及时发现并不得给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起重机械进场使用。
        2.1.3实行报废制
        实行起重机械报废制度,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的起重机械,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报废期限的,必须及时予以报废,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起重机械的使用功能,保证在用起重机械符合各项安全要求。
        2.1.4实行定期专业巡检、维护保养与检查制
        在实际施工中应及时发现和消除起重机械的安全隐患,保证起重机械各项性能保持正常稳定安全状态,必须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专业巡检和维护保养。重视起重机械的定期专业巡检、经常性维护保养、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避免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的时候必须全面细致,一旦发现隐患立即调整和解决。及时做好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1.5信息化管理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设备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对起重机械的准入、安装、拆除、维修、使用、检验检查等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测监察,并能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要记录起重机械数量、状态、性能、技术参数、养护维修、能耗、折旧、账面价值等各类信息,同时还要记录起重机械零配件供应、维修点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便于高效开展起重机械维护维修工作。
        2.2加强设备登记管理
        加强设备登记管理,谨防劣质产品投入使用,避免与资历尚浅的安装公司合作,对提高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要。要根据起重机械的使用频率,按期(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年检)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与维修,及时将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日常的保养工作一般由操作人员负责,每天在作业之前先要做好清洁卫生,润滑传动部位,并且通过启动机器检测安全装置的灵敏可靠度;周检工作需要维修人员与操作人员合作进行,主要检查外观、吊钩、取物装置以及钢丝绳等,同时还要调试制动器、离合器、紧急报警装置的灵敏性及可靠性,并通过启动机器监测有无异常声响和过热现象;月检工作需要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有关人员合作进行,除了日常检查和周检查内容,还需要针对起重器械系统机构进行使用状态检测,检测电气控制系统,检查馈电装置、控制器、过载保护、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有无异常现象;年检则需要由单位领导组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检测与维护,除了重复月检工作内容,还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参数检测、可靠性试验,适时淘汰超过使用年限的起重机械,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2.3积极做好起重机械的组织管理
        建设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起重机械的组织管理工作质量,确保起重设备使用工作可以有序运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的需求购进或者租赁机械设备,保证设备的种类及数量符合施工工作的要求。在起重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后,管理人员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地记录其数量、规格等数据,为管理工作奠定数据基础。设备使用中出现问题要及时申报,减少设备损害对工程的影响。
        2.4培养专业人才
        应注重起重机械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保证团队的综合技术管理能力、个人技能满足起重机械施工作业的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道路施工项目的起重设备进行管理时,首先必须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更换或维修老旧设备,建立设备管理档案,方便更好地检查和维修。提高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避免失误操作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性,提高设备应用效率,促进施工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贤勇.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的设备问题和管理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9(5):100-102.
        [2]郝魏.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J].四川建材,2019(3):193,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