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要求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法与要点 李国本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李国本
[导读] 摘要:在区域交通联络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道路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身份证号码:45070319870810XXXX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在区域交通联络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道路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但是在道路设计中,要求加强交通联络线的构建,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环境考虑不足,忽视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均衡性,甚至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当前社会大众高度重视和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践行下去,防止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出现,确保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环保要求;道路工程设计;方法与要点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道路建设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从目前的道路工程建设看,施工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水质污染、土地地表水土流失等情况,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问题,需要在道路设计中重视生态道路设计理念的引入与应用,将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互相融合,基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把道路建设成真正的生态路。
        1环境保护设计理念以及环境保护意义
        1.1环境保护设计理念
        对于道路设计方案而言,施工人员在设计之前要对施工区域的实际状况进行勘测与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出对环境造成最小污染的方案,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首先,道路建设的过程要降低土地占用和开挖的可能性,即使需要开挖也不能破坏地质的原始条件。如果施工过程中对原始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那么就要在道路工程竣工之后,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恢复。其次,如果道路施工区域存在一部分人文景观,那么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将其中一部分人文景观开发成旅游景点,这样就能为城市带来交通和旅游双方面的经济收入。如果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会对人文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设计人员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路线进行改进,必要时可以绕过人文景观。
        1.2道路环保工程绿化设计的意义
        通过做好道路环保绿化设计相关工作,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挥绿化建设美化道路和环境,加固路堤、路段、边坡的作用,有效恢复由于工程施工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防治水土流失。同时,强化道路沿途景观的改善,起到诱导视觉的作用,保护交通安全,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例如,在等级道路的绿化设计中,应合理规划设计道路的中央分割带、主道和辅道之间的绿化植被,可以种植一些灌木,从而起到隔断对向车流的眩光的作用,确保行车安全;在转弯幅度较大的弯道,应合理规划弯道内侧填平区域的乔灌草搭配,在进行绿化生态恢复的同时,要保证行车的转弯视野不被阻挡;在道路两旁种植防尘降噪的植物,在保护环境、美化道路的同时,通过不同颜色的乔灌草搭配,营造舒适的行车环境。
        2基于环保要求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法和要点
        2.1路线选形设计
        在道路设计中,路线选形非常重要,要践行环境保护原则,应确保路线选择的合理性。首先,要对道路路线和城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路线与城镇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极易对道路线形的顺畅程度造成影响,并且道路通行会导致噪声污染和废气污染,沿线拆迁工作也非常严重。反之,若距离城镇较远,很难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道路路线应与沿线文化遗产等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对原有状态造成破坏,应密切联系当地政府和相关文化保护部门。最后,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绕行措施进行农田保护,并防止对水资源的破坏。


        2.2加大绿化设计力度
        一般而言,在道路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绿化带,其不仅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还能够提高道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对于道路工作的设计阶段而言,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调查,以道路路线为基础在恰当的位置设计能够与环境相融合的绿化带。对于绿植的选择而言,相关人员要在保证绿化带整体美观的基础上对当地区域的土壤状况进行取样调查,这样才能选出最适合当地区域生存的树种,使道路、绿化带、生态环境三者能够有效地融合。对于在道路周边设置绿化带这一方面而言,其存在诸多益处:①降低道路周围环境产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性,提高环境的生态稳定性能;②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给驾驶员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那么驾驶员就能够在压抑的驾驶环境中放松自己的心情,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2.3大气环境保护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大气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时,由于受风吹及自身特点影响,从而造成物料发生扬尘;②道路车辆尾气污染物源。在施工过程中空气污染主要有两种,即扬尘污染与沥青烟雾污染,而扬尘污染主要由运输建筑材料中产生,通过设置各种临时场地进行解决,比如堆料场、材料加工厂等,在运输这些材料中通过加盖车棚或在施工现场洒水等措施以降低扬尘污染。沥青烟雾污染主要发生在拌和场,可将其设置在距离居民区300m以外,并且保证地理位置处于下风向。或者规定使用的沥青拌和设备采用蒸汽加热,并装有配套的除尘设施,机型为全密闭。对营运期汽车尾气的处理,主要是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防治,考虑其影响范围小且衰减快特点,目前主要在道路两侧种植针对性的树木来防治。
        2.4加强路侧净区设计
        路侧净区是道路路线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工作要点包括边坡设计与排水沟设计等,这个环节的设计同样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所以也需要进行系统化设计。在对路侧净区进行设计期间,立足于统筹设计和环境保护视角,力求在为道路行车提供安全行车视野的同时,提升道路路线设计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首先,在设计道路路侧净区期间要尽量减小路基边坡的坡度与高度,其中产生的废弃土石要及时运输到特定的弃土场进行存放;坡顶边线之外要科学设置急流槽与截水沟,避免诱发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其次,科学进行边坡外形设计,尽量采取曲面设计形式,保持其整体的流畅性、自然性与柔美性,同时也要注意对边坡防护可以采用绿化边坡防护方式。比如,如果为上边坡,并且相应的坡向相对于车辆的行驶方向,那么最适宜在设计中选用低矮植被,或者选用一些高度比较小的灌木进行绿化防护处理,期间还可以利用各种绿化植株来一同构成简洁、优美的图案,借助这种边坡防护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边坡防护与绿化效果,同样可以为道路行车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氛围。最后,在设计挡墙结构期间要遵从自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来科学布设,同时需要同道路路线线形之间保持良好的吻合性与一致性,这样可以通过路侧净区设计来全面提升道路路线设计的效果。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承担不同的功能,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还应更多地关注植物的成活率和长势,确保绿化效果,降低管护难度,更应该关注行车安全问题和植物对人身安全的伤害。对某些街头道路绿化用地,还应结合城市绿地的游览休憩功能,将其设计成小游园的形式,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绿色活动空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为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空间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虎.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91(4):55-56.
        [2]周立佳.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7):231-232.
        [3]虞晓锋.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7):85-86.
        [4]高硕晗,周建,徐岩,等.季冻区绿色道路建设技术管理创新与实践[J].道路工程,2019,44(4):130-134,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