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朱淑真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朱淑真
[导读] 摘要:受到社会发展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受到社会发展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数量急剧增多,良好的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是提升企业市场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管控质量要求逐渐呈向规范化的趋势,由于企业数量增多,相关安全管控体系不健全,现阶段的施工安全管控仍然无法达到规定的安全标准。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策研究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也是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施工项目增多,安全管理必然是建筑项目开展的重要内容。对现场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并且保证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是工程开工的必要基础与条件。应提升建筑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水平,加大各项安全措施,以此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
        1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 建筑施工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因为投资者的经济性质存在多样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建设单位愈发难以承接项目,往往处于被动的市场地位。因此,许多建筑项目的施工由建筑企业出资,根本无法保证安全资金。例如安全带磨损、安全网破旧却没有进行及时的换新,已被取缔数年的配电箱仍被非法使用,电缆已经损坏老化也不愿意换新,更恶劣的是,安全帽也从不良摊贩那购买价格便宜的劣质产品等。要严格遵守招投标所确定下的规范标准,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对安全的监管工作,恪守投保竞标范围不包括文明、安全的施工费用的规定。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与施工单位分摊安全措施所需费用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安全资金的支付能够及时支付。施工单位应在项目进行前统一安排安全经费,设立专门账户,并把项目目标管理计划纳入其中。在进行生产时,应当考虑到长期的总体情况,做好资金准备,防止侥幸心理,确保劳保配备齐全、现场设施及时维护,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投资大多是用在安全培训、搭建安全设施以及采购安全防护设备等方面。根据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条例,预算金额应当要包括项目安全管理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不能将之用在其他地方。但有些项目,出于各项原因,工程初始的投入金额就存在不足,因此业主只能降低工程造价中的安全成本,有些甚至不包括安全成本。
        1.2 应急救援和安全检查表面化
        在施工项目当中,一定会落实安全检查及应急救援工作,但是各项安全责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了安全检查以及督促过程无法顺利有效地开展。并且施工单位对检查与督促施工现场这一工作并不重视,只是随便安排几名安全员进行巡视,这样也很难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同时在制定应急救援的方案时不够合理,相关的安全标志及安全防护措施也有待完善。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发现,在施工项目当中进行定期安全演练的现象非常少。在遇到一定的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疏散工作并开展紧急救援,这些工作不能高效率进行。这是安全检查工作以及应急救援表面化而造成的。
        1.3 施工人员的意识不足
        施工单位和企业之外,施工人员的较多的缺少安全意识。现阶段建筑施工的从业劳动力主要来自乡下,因各方面的因素不同再加上人口流通性较大,对自身的工作技能的提高不够重视。大多数人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与安全知识的学习,缺少自我防护的意识。由于外包业务的原因,很多建设单位在分配工程的过程很不规范,就会很容易导致总包公司对于小公司的安全监管,资金不到位或者资金的减少,也都会导致承包商为了完工而精简开支,费用投入不足,导致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


        2 解决措施
        2.1 重视人才配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首先要从管理上下功夫,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厘清管理重点,用制度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有明确规定,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执行,不能为了节约成本打折扣,因小失大。施工现场要结合项目实际建立起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符合上级管理机构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起与项目相适应的、可执行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还要重视人才培养,对安全管理人员要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不得随意调岗。预防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安全管理人员如果专业性不够、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就会导致工作重点不清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就不会有准确的预判,也就不会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因此必须要培养安全管理人才,建立起一支有专业素养、有丰富经验、有作战能力的安全管理队伍,才能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预防事故发生。
        2.2 积极应用现代化电子设备
        为了适应现代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态势,安全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要全方位动态化监管施工现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备的有效应用,提高管理效率。首先,安全管理人员应积极应用监控系统,动态化监管施工现场,直观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方案,监控系统保存的文件也可作为对施工单位评价的基本资料。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应与施工团队和施工人员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通讯技术应用,加强沟通交流的时效性。一旦施工期间存在安全隐患,可立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BIM 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杰出产物,通过BIM 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建立完善的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该模型录入施工现场信息和参数,安全管理人员能更直接把控工程,并模拟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后果,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扼制事故发生。
        2.3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责任制
        施工现场安全组织和职责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施工现场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施工部门将仔细选择每个施工环节的人员,并任命专门的质量检查员、物料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建立健全生产安全责任体系,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现场有序发展,而且可以明确责任分工。它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员工之间的合作,以确保施工单位的安全运行。加强建设工作。效率是确保安全生产和降低建筑成本的重要指标。施工现场生产安全是所有项目的工作重点。但是,随着竞争激烈,很多的企业只是逐利,而建筑安全生产已逐渐被人们所忽视。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隐患。因此,建筑公司应注意在建筑工地上建立安全管理意识,开发相关的安全系统,提高建筑工人的责任感和安全性以及减少在建筑工地上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产生更好的施工经济效益。
        结语
        施工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必须从外包施工团队管理出发,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总结并发现真正适合自身施工团队的安全管理办法,提高自身公司建筑施工的安全和施工工作者的技能,才能在满足在不断提高的施工管理同时,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企业领导也要高度重视施工的安全管理,基本做到全员参与,细致工作,准确落实。只有安全规范的法律条例的实施,才能确保公司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施工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帅.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6):15-16.
        [2]邹余.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70-171.
        [3]基胜文.探究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6):171-172.
        [4]刘善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4):97-98.
        [5]李燕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9(24):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