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信恒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广东中山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工程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现有的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难以满足当前的建设工程标准。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的改善成为建设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科技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建设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工程建设管理的加强在企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建设产业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相关。因此,在实际项目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管理基础上的质量把控,而质量把控的关键在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持续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中以质量把控为导向,带动建筑工程质量体系建构并实现建筑施工品牌的塑造。施工管理是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方法、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调整、施工质量计划指导书的实施等,这些具体化的工作无疑都以质量优化为导向,以该导向配合岗位问责,提升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以高质量为管理导向带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体系与标准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2有利于工程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包括温度、天气、人员、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在工程施工中,特别对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程来说,其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相对较多,没有有效的管理,施工现场将会出现混乱现象,相关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
2.1工程监督条例不够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当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在相关工程项目施工前,投资方和施工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由于相关监督管控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有效地对施工开展管控工作,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上级部门所分配的相关工作任务不够清晰,相关职责没有具体落实到个人,此类问题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也十分容易出现。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健全监管制度,导致施工过程当中一些人员存在谋取私利或是以次充好等相关现象,进而对工程的施工品质产生影响,同时也使施工方自身的信誉程度受到了相应的损害,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2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材料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采购之前,工作人员未对材料的合格证明等材料进行全面检查,购入了一些不合格材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未安排专业质检人员对材料进行检验,导致一些有问题的材料直接进入了施工现场,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施工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管理人员未清楚掌握材料的存储要求,可能会导致材料受到损坏,使材料的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3安全隐患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突发的安全隐患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施工现场堆放的垃圾杂物比较混乱,保证安全防护网无法真正发挥安全防护作用,而且部分施工场地的安全防护网的质量不符合行业标准,安全防护过于形式主义。其次,施工人员不具备安全作业意识,往往未佩戴安全帽就展开现场施工作业,而且在开展高空作业时,有部分人员不注意配挂安全带,大幅度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再次,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在部分危险系数较高的区域悬挂安全警示牌,但实际情况却是安全警示牌及警示装置安装数量极少,不能确保每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都有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也没有安全警戒线安护。最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诸多高危作业,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触电危险,但明显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方面并没有专门为露天电箱设置防雨棚或未曾设置独立电箱,将用电安全问题直接暴露出来。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3.1健全建筑工程中的监督管理体系及体制
建筑行业发展,应在监督管理体系方面不断进行健全完善,使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在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使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相应的工作管理体制更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在对以往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及体制健全完善中,要加强可靠性和合理性方面的分析,要做到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发展目标,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及体制。在监督管理体系及体制的完善过程中,还要使岗位责任制不断得到健全,使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观念和意识;发挥好工程监理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监理人员提高自身工作技能,行使好自身的工作职能,并不断完善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业务能力,在这方面,作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不断完善监理工作体制,更便于监理人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3.2科学管理材料设备
在建筑施工单位相关部门购置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负责施工方案设计的人员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过往的设计经验,初步确定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种类和数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此同时,负责材料采购的人员应该结合施工设计方案以及施工进度分批采买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材料和设备的入场顺序,避免出现材料任意堆积、设备混乱放置的现象。在材料存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务必要注意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分别存储,避免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后,相关负责部门应该妥善处理后续材料退回以及废料处置工作,并组织拆除临时搭建的设施。
3.3强化安全与生态意识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并辅助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要融入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讲座,让员工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鉴于多数员工对安全教育不重视的问题,引入奖励机制,调动员工安全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安全意识强化的同时,引导员工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这是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建筑企业也逐渐走上绿色施工的发展道路。具体到环保施工材料的选择,生态化的施工,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确保生态的平衡和建筑施工质量的“绿色化”。
3.4科学管理现场技术工作
在管理上融入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使得现场的施工高效、有序地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施工单位的实际效益还有一定的提升。由于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较晚,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技术应用上,因此,企业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施工场地基本情况,对于问题及时做出调整,确保施工内容的合理性。在工程关键技术的应用环节,比如,混凝土使用、现场地基施工等方面切不可大意,必须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执行,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此外,相应的技术人员应该承担起自身的重要使命,加大对现场技术管辖区域的全面监管力度,为建筑工程质量做好保障,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及后续运营中,科学的工程管理及有效的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建筑的完成质量,也是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的保障。因此,建筑企业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及业务水平,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改进,增强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中的新技术引进更新和应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增效益,使企业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谢丽萍.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朱露敏.住宅与房地产.2017(24)
[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蒋佳乐.中国房地产业.2017
[4]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栾京蒿,李君潇.工程技术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