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于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加强重视,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程度,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质量控制是对建筑项目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方式。建筑项目实际施工中,必须要重视项目质量控制,合理参考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环节,以此为建筑项目顺利施工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施工问题;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引言:建筑项目实际质量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对建筑项目质量与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要从建筑项目管理入手加强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完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尽可能降低人为与环境因素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建筑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安全性能。
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还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施工单位通过施工质量管理,可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而提高施工水平。另外,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方面的掌握和了解,进而结合具体的施工工艺和相关的质量要求,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1.2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施工材料浪费,提高施工设备的使用率,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另外,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监督,进而加强对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的控制,最终达到节材、节能、节水、节电等目的,通过完善施工环节,节约施工成本,可以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1]。
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日益完善,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与技术日新月异。现阶段建筑项目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技术研究与使用比较少,通常是结合以往项目施工经验开展项目质量管理,由此极易造成所用建筑项目管理方法与技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项目质量控制出现很大的缺陷,项目质量控制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为建筑项目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2.2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1)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更重视对施工进度等方面的管理,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前期勘察,无形中也增加了施工人员施工的盲目性;(2)受到施工准备工作的影响,使施工人员不能准确地把握施工的核心内容,从而难以把握施工质量目标,最终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水平不高。
一方面表现为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够或质量管理经验欠缺,如经常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重视图纸的交底,不能掌握和解决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具体施工的操作工人流动性较大,人员相对不固定,劳务专业分包队伍中有些人员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因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2.4现场监督管理意识淡薄
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到后期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质量监管人员时时以工程进度、施工工艺、作业人员以及施工质量等要素进行跟踪检查与监督,以及时查找出工程质量缺陷或者存在的问题点,将质量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点。但是,一些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人为违规现象视而不见,导致小问题逐渐积累成为大问题与大事故,进而给施工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2.5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施工过程中,一些项目的施工现场较为复杂,且施工周期也较为紧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从而保证工程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工。但是,目前我国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尤其体现在交叉施工过程中,现场组织的科学性更加难以保证,导致交叉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较为混乱,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另外,由于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科学性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工艺配备以及现场供应方面也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施工人员出现操作方面的失误,最终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6建筑施工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建筑项目实际施工中,工程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筑项目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建筑工程实际管理中,建筑管理机构比较多,而且建筑企业质量控制标准与体系不完善,导致各建筑管理机构管理混乱。质量控制体系缺乏系统性,也会影响建筑管理效率与监督,甚至会降低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引起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与质量安全事故。
3.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施工技术
3.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广泛性,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时,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技术处理。技术处理针对的重点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蓝图性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源头的条件,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针对常见的软土地基,可以采取换填地基、挤密桩地基、注浆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以及强夯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时,要准确分析建筑工程设计中软土地基的类型,科学进行地基处理。
3.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间存在一定联系。为保证钢筋施工合理性,要选择适合的钢筋施工技术,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钢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选择钢材,施工材料投入使用前,要对于材质进行检测,依据施工图纸处理钢筋材料。按照建筑施工的材料标准和具体文件要求,防止不合格钢材流入市场,运用合理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钢筋施工。在提升施工效果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3.3土石施工技术
土石能一定程度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施工环节经常会用到土石方材料。明确土石施工中所需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基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土石开发前,要由相关负责人分析施工现场,结合具体结果,选用合适仪器,提高土石开挖效率。选用合适仪器,做好土石开挖的准备,之后完成水泥砂浆粉刷、防水涂料、挤胶施工工程。要做好基坑支护和排水措施,依据图纸要求铺设土石垫层,保证开挖桩基的合理性,推动土石施工技术的运用。
3.4电气施工技术
电气设备和各项线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按照程序进行电气施工,避免居住者使用电气设备时出现漏电现象。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建筑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电线铺设,施工前可以结合具体的电气应用引入防雷技术,避免居住者出现触电等问题。
4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4.1加强项目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建筑项目质量控制中,材料与设备是项目施工与建设的基础,施工材料质量与设备性能要与项目施工建设要求保持一致,这是建筑项目质量保障的前提条件。所以,建筑单位要重视项目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例如,针对建筑材料,建筑企业要严格制定采购标准与审查方案,采购人员能准确采购性能好的材料,并严格审查采购建筑材料,将材料出厂商、材料含量及合格证等作为审核重点,还要全面记录并做好材料统计,条件允许情况下对材料展开实验性研究,以此查看材料性能合格性与使用标准是否相符合。此外,建筑企业还要严格管理设备,制定定期维护与日常管理制度,以此全面维护并管理机械设备,准确了解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此采取有效维护措施处理遇到的问题,确保建筑项目施工中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4.2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因此,要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益,保证施工综合质量,施工单位首先应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此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新技术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施工准备,可以应用BIM等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充分发挥BIM等相关技术的可视性和协调性,加强施工工序的控制和管理,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4]。
4.3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一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质量管理的激励和处罚机制,在制度上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推进,如坚决杜绝恶意逃避质量检查等行为的发生。二是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体系。重视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重视设计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如对关键质量点进行跟踪监控,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三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对质量的重视程度,正确处理好质量、成本和进度的关系。现场监管的力度直接关乎工程质量的好坏,同时对整个工程的预算和工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现场执行力,轻则会影响工期,重则会给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不断提升在职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确保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范完成,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避免与企业内部制度发生冲突,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4.4 构建高效培训体系,提升人员综合素养
培训教育是施工企业日常基础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增强全体员工责任意识,促进员工整体素质提升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企业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规模、投资额度、建设重点以及现有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制订一个可行性高、适用性强的培训教育计划,将建筑施工管理要点、管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效应对、员工的个人综合素养、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等内容纳入到培训计划当中,并通过集中培训或者线上远程培训等方式,使参训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恪尽职守,积极向上,以带动其他领导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齐头并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4.5控制质量通病的问题发生
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不合理。如部分建筑设计单位对建筑的性能特点、室内外的温度环境等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造成设计上的缺陷。不同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对选用材料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对防水层设计不够重视,就会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2)施工材料的选择不当,或偷工减料,或使用劣质材料。(3)施工工艺或方法不合理。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选择不当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混凝土凝固水化过程中,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这些空隙便连在一起形成毛细孔隙,从而引发裂缝。解决和控制质量通病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设计的交底,广泛收集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议,根据合理化的建议进行设计改进,务必使设计切合工程实际。(2)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杜绝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3)提高施工方的技术水平。让施工人员正确认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学会进行科学的消除,改善工程的施工工艺,加强对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工艺或工程环节的管理力度。
4.6加强考核体系建设
为了确保施工的及时性,监控施工质量和管理建设项目非常重视建立评估和评估体系,相关单位必须严格地按照评估体系建立质量控制保证施工安全。从根本上讲,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技术的标准化程度,避免违法经营,切实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在质量监管中,应该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大幅度提高施工标准化水平,采取安全的措施,还必须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以此节省建筑成本,帮助建筑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在执行监督和质量管理任务时,积极整合如GPS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时,必须采取解决措施,提高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实际效果,确保建设项目安全有序地进行。
4.7 建立健全合理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1)完善管控机制增强管控意识。建筑项目管理中,为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建筑企业要合理制定质量控制目标并完善质量管控机制,增强人员质量管控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项目管理水平。首先,建筑项目初期依照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目标设计项目施工方案、材料采购、施工技术分析及质量验收等环节。实际施工中,加强管理施工人员,做好人员相关技术与安全知识培训,以此增强人员质量管控意识。其次,项目施工中会用到各种建筑材料与机器设备,要严格依照标准实施科学管理,相关人员要严格进行监督、巡查与质量管控工作,全方位掌握各环节情况,尽可能保障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最后,建筑项目质量控制中,检测材料非常重要,因而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尽可能保障项目施工质量。(2)完善建筑项目监理机制。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为契机完善项目质量控制与监督机制。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快,传统工程质量控制机制不符合现代项目建设需求,施工的传递与科学性存在明显缺陷。因此,项目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工作机制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屋建筑施工控制工作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建筑工程仍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上,首先要采取措施提高全员的质量和安全质量意识,同时通过培训或培养来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单位需采取有效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控;合理引进和运用先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必显.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101.
[2]白海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86-187.
[3]王玉萍.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1440.
[4]徐慧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6):138-139.
[5]刘志远.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上旬刊 ),2016(01):104.
[6] 陈华兵 .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与施工质量分析 [J].四川水泥 ,2018(08):192.
[7]赵长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与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196.
[8]李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