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4041119841020XXXX
摘要:建筑企业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及业务水平,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改进,增强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中的新技术引进更新和应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增效益,使企业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阐述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化进行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到了极佳的发展机会,同时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不断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要从控制施工质量以及优化工程管理这两方面入手,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实现建筑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从我国工地的现状分析,加强管理工作要从工程的质量、现场进度、造价预算、项目安全性能等多方面进行。在管理上要注重科学实用性,避免盲目追赶工期或者效益而影响质量。目前的质量管控主要是根据在施工阶段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行为,可以细分为工程选材的监管、现场操作技术是否合规等。总之,项目的管理要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开展。在施工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加强现场管理,严把质量关,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使得产品符合最初的生产目标。因此,必须培养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以通过项目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管二者相结合,共同促进建筑安全施工,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做好现场施工中的工期和企业利益的双重保障。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把关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并且他们当中大多是农民工,由于地区经济以及年龄的限制,多数受教育程度有限,造成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且由于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其专业技术水平与施工总体要求严重不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不具备标准化的操作意识和水平,也缺乏一定的安全保护意识,使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隐患。
2.2施工技术方面
在建筑项目进场施工阶段中,为了可以保证实际施工品质,则要求建筑企业参照工程现状,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然而,在施工中,经常会有建筑工程项目没有达到合同既定的建造质量标准,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可知,制约施工品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建设企业没有意识到技术的关键性,从而没有定期对施工人员予以培训,致使工人不清楚施工工艺的运用水准以及应该达到的要求等。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选用施工技术时,经常会受限于时间因素以及空间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工程项目的作业困难程度,进而拖慢施工进展速度,难以保障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
2.3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比较薄弱
当前,在我国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中,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是,在一些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各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进行不规范施工,都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及管理形式
在建筑工程各项工作开展中,首要的是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内外工作的有效协调,并能够做到使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进行中有效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建筑施工建设水平。因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各专业工程较多要涉及不同的参与单位和团队,完善的管理体系及管理形式在这其中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相互之间在工作中有效协调配合,使责任和职能划分更清晰明确,可以很好地规避因管理体系不完善和管理形式问题引起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遗留,实现及时地进行问题的高效应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产生;除此之外,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形式下,也可使施工工序得到有效管理,对每个工序中的具体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降低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建筑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2建立合理的绩效机制与问责机制
现场施工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施工人员甚至管理人员自身都忽略了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完成手头的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管理部门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绩效机制和问责机制,设置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表现和工作质量来对其进行奖励或者鞭策。一方面,这种体系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保底工作质量,但是要注意必须保证好施工人员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不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3设计编写出完整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品质管控制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仍旧有许多建筑企业在沿用以前老旧的工程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使得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突遇问题时,不能找到有效处理的办法,继而拖慢了施工进展速度,最终影响到工程质量。另外,虽然一部分建设单位制订出了工程管理制度,然而实践期间却因为对于施工管控的注重度不足,而使得工程管理浮于表面,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效果。因此,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建筑企业应该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及时对工程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做出优化和改良处理,用以将施工品质管控在标准范围之内。
3.4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会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必须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对此,建设单位可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向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传授优秀的工作经验,并前往取得良好管理成效的其他企业进行学习,加强同其他企业工作人员的沟通。此外,企业也应鼓励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看书、网上学习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也可建立专门的调度部门,统一调剂工程建设所需的不同资源,同时调整施工中各专业、环节及工种的具体施工行为,促进部门间的合作与沟通。
结束语
对于建筑项目,功能的实现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如果无法保障项目的施工质量,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施工人员以及后续使用者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具有如下特点:耗时长、涉及的专业多、结构复杂等。因此,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非常困难,施工单位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质量管理,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玉琴.深入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门窗,2019(09):157.
[2]鹿瑶,张凤山.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22-123.
[3]龙维良,韦育潘,陈国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智能城市,2017,3(02):177.
[4]郭磊,张垚,程怀颖,殷晓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煤矿现代化,2017(01):33-36.
[5]徐甲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方法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