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0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较多的铁路需要进行部分改造或增加线路,以满足运输能力的需求。在进行线路改造和增加线路施工时,营业线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问题不容小觑,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施工时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安全保证措施,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才能确保铁路营业线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 ; 营业线施工 ; 安全管理 ; 常见事故 ; 风险管理
引言:
铁路营业线施工时,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刮碰列车、延误开通、超范围施工以及电缆线挖断等,安全事故会影响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上述事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施工时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并积极落实,确保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铁路营业线路施工安全管理
铁路营业线施工可分为两个部分,营业线施工和邻近营业线施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范围会涵盖两个部分的内容。铁路营业线施工必须把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行车和施工兼顾,确保行车和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采用合理可行的方式方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铁路营业线施工常见事故
2.1刮碰列车
在营业线施工和邻近营业线施工期间,会封闭相关的区域,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施工。营业线施工轨道线路作业,容易出现作业人员和工具路料等侵入未封锁的邻线安全限界,造成刮碰列车事故。邻近营业线大型机械设备作业,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司机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也会导致机械设备侵入安全限界刮蹭列车,造成安全事故。
2.2延误开通
营业线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前若未按要求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施工过程中各自分工不清楚,施工管理组织不到位或者作业人员操作出现问题,都可能会使施工时间延长,导致无法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从而影响列车的安全通行。施工负责人应每半小时核对一次施工任务,确认是否能按点完成,及时进行动态调整,若仍无法按点完成,提前联系车站调度,申请延点计划,确保列车通行安全。
2.3人员伤亡
无论是营业线施工还是邻近营业线施工时,都有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方案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未有效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等。例如:在铁路营业线施工,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人身安全“十不准”原则,但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上下班走道心或枕木头,在钢轨、枕木头上坐卧、休息,邻线来车时仍在本线进行作业,在两线间进行避车等情况偶有发生,这些都容易导致人员受伤,严重情况会使施工人员失去生命。
2.4超范围施工
超范围施工是由于缺少调度命令,无施工计划或者施工作业范围与登记的计划范围不一致,超出施工范围规定的作业内容和区域。施工单位施工前既不提报施工计划,也不跟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天窗共用协议,施工时无施工计划、无调度命令、区间未封锁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此类情况发生的事故危害极大,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都难以估量。
2.5挖断电缆
铁路在运行中需要进行信号传输,信号传输过程需要线缆作为载体,所以铁路附近都会埋设电缆。在营业线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单位未能对电缆情况进行勘测,无法掌握电缆的埋设位置;此外在挖掘施工中,施工人员运用错误的挖掘方式,并且现场施工缺少管理人员;施工单位未与管理部门签订安全协议,在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现场又无设备管理单位监督人员,经常会发生电缆挖断的事故。
2.6红光带事故
铁路营业线施工出现红光带事故,与施工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使用和放置工具设备,以及走形设备通过既有钢轨时未设置绝缘措施等有一定的关系。如在大机清筛捣固施工作业完成后,没有及时连接轨道接续线;用装载机进行作业时铲断信号电缆盒;对道床进行清理及进行轨料散洒施工时损坏既有设备等,这些问题极易导致红光带事故发生。
2.7接触网倒塌事故
在进行接触网施工时,由于施工单位未能按照标准规范作业,如立柱基础未按要求进行回填和夯实,以及钢支柱的各部件螺栓未按照规定紧固到位,造成螺栓松动、脱落,都可能造成接触网的倒塌。此外,在使用大型设备时,操作人员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防护人员不到位,可能造成设备与接触网碰撞,导致接触网的倒塌。
3.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施工安全管理和日常检查的职责。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制,实行分层管理,层层落实,明确每个工段安全生产责任人岗位职责,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并正确处理施工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服从行车安全的需要。
3.2加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要想保证铁路营业线建设的安全实施,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广泛普及安全教育知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意识。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副经理,分部负责人,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担任上述工作。驻站联络员、防护员同样也要经过国铁集团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施工单位要对劳务工进行施工安全培训、法制教育和日常管理;要先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参加营业线施工的劳务工必须由具有带班资格的正式职工(即带班人员)带领,不准劳务工单独上道作业。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措施贯彻到底。
3.3加强与设备管理单位沟通协调
邻近营业线施工前,首先必须使用电缆探测仪器,探测确定好电缆径路,采用十字开挖法确定电缆走向,在电缆中心线两侧1m处喷洒石灰线或拉上彩旗绳等,做到标识明确、清晰;特殊地段(如电缆预留地段、上桥涵地段等电缆转向处)要加标桩进行防护。施工单位要加强与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沟通联系,电缆探沟开挖前72小时必须将“施工配合单”送达设备管理单位,明确施工地点、施工项目、施工具体时间、影响范围、配合要求等。设备管理单位在“施工配合通知单”上签字确认并指派人员到现场配合、监控后,方可施工。
3.4加强对大型设备的管理
施工时要加强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后,及时将设备台帐报监理单位报备审批。针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贴挂于设备的显著位置,做到“五个一”齐全,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机械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机械操作证)齐全。停工时机械要停放在安全地点后,防护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3.5加强安全防护的落实
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人员(施工负责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带班人员)、信号与标志以及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施工防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营业线施工中,必须落实岗位责任,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未落实安全防护不得进行施工作业。施工单位营业线施工前,必须采取有效物理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驻站联络员、防护员,驻站联络员或现场防护员不得临时调换。
结束语:
在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中,可采取预防的策略来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在安全管理中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监督大型设备操作的正确性,加强与设备管理单位的沟通,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可以有效规避安全风险的出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琪.普速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及管理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195.
[2]袁革.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7):46-48.
[3]宋荣红.对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4522-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