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勇
衡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也成为“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也成为加强管理的重要一环。各个行业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在本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关键的一环,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在建设项目中使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总结施工中环境保护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在未来的项目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优化项目中产生污染的环节,将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在选择原材料时也会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节省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促使项目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1.2.1源头治理,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
传统的环境保护工作都会采用勘察污染区域,找出污染源并对其进行治理,很多企业在展开项目建设时,在项目计划书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当发现污染源时很难制定出较为完美的整改计划,通常都会采用暂时停止施工计划并到完成污染源治理后在进行施工,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项目进度,而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对治理方式进行大胆创新,在项目早期就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参与规划,对排污口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在源头处将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摆脱了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保护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1.2.2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工业企业在正常的生产运转中需要使用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从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整改过滤,使煤炭资源的燃烧过程变得更加充分,从而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燃料的使用效率也有所提升,最终达到了减少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1.2.3推动环保工作的发展进步
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推动转变环保战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着低碳经济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新难题、新机遇,在进行环保战略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及合理安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使土地、海域在进行建设、开发以及规划等工作时变得更为科学合理,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含的内容
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总结施工中环境保护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在未来的项目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采用对照原则。简单来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2.1监测调查
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相关数据以及客观事实都是从监测调查中获得的,可以说监测调查是展开环境评价的基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措施、环境质量项目现状检测、项目建设实际内容等几方面内容。
2.2相符性评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就是相符性评估,在进行相符性评估时主要会采取对照的方法,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源强分析以及清洁生产情况等方面内容和原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相符性分析。如出现不相符的内容,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2.3环境影响补充评价
环境影响补充评价主要是指项目在运行中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是否和原环境影响预测报告书相符。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补充评价时,应当重点注意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备运转的相关记录,并根据政策变化以及环保法的调整,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4环境保护措施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主要是指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将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不足
3.1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开展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以及重评价轻验收的情况。在国家出台相应的环境评价法后,仍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进展。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未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及技术导则,从而导致相关工作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3.2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评价方法
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业内还未形成认可度高以及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首先是没有明确的内涵。由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未统一相应的提法,因此对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其次没有明确的评价要求。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只对其做了原则性的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开展评价的相关要求以及具体情况。
3.3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进行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监理三方面内容相混淆,相关部门也未对此进行明确的解释以及定位,从而导致下级部门在验收项目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操作的情况。除此之外,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并不完善。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只需要向相关部门备案,不需要相应的审批,法律法规也并未对此做成相应的规定。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很多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愿都较低。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4.1完善理论体系
相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行为规范以及技术导则,并明确其适用范围,加大对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力度,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
4.2明确评价地位
相关部门需要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监理等三方面内容进行明确的解释以及定位,从而使下级部门更好的展开验收工作,从而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4.3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相关部门应当增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约束力,并将其作为环境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相应的追责机制,从而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
五、总结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要革新,体现了传统项目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转变,是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创新。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是环保部门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新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52.
[2]路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李明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评价内容框架研究[J].环境保护,2003,07:31-34.
姓名:代勇(1985.02.01),性别:男;籍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