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勇
衡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自我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的降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控制产能过剩、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环评工作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挑战;对策
一、环保新形势下的环境影响评价所面对的挑战
1.1?利益驱使对环境影响评价产生影响
在环境评价行业当中仍存在很多非正常的竞争行为,为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益,很多环评部门或是公司行规,不断压价,从而减少了很多重要环节的工作,如此对环境评价工作效率及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由此还对环评行业发展形成阻碍。
1.2?群众参与性不足
保证环评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需要群众的大量参与和配合。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群众参与程度比较低。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群众未充分认清环评工作与自身生活的关系,而且也不愿与环评工作相互配合,除此之外,很多环评部门或是公司也都没有向群众大力推广环评工作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为此造成环评工作监督力度存在严重的不足。
1.3?环境评价不及时
对环评工作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评价不及时,具体表现为很多建设项目是在建设完以后才开始环境评价的。为了减少项目建设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危害影响,环境影响评价需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始建设以前便开始实施。然而事实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其是依据服务费的接收时间为标准的,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服务资金未及时到位或是资金没有全款交付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由此便形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不及时的现象,致使评价工作根本无法发挥出本身所具备的真实效用。
1.4?仍有很多建设项目的实施是未批先建
尽管我国现已建立了环境评价工作的法律规定,然而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因为各生产企业对于环保的意识并不强,同时还因环评工作并不健全等原因的影响,致使环评工作的相关制度根本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很多生产企业重视自身利益,而在生产或是建设中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危害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有很多企业还会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来跳过环评这一环节,由此便产生了很多没有进行环评审批而私建的项目,对本地区环境形成了危害性的影响。所以,环评人员需面向企业大力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同时还需重点强调环境保护重要性,由此强化企业对于环境评价重视度,让企业可主动与环评工作相互配合,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中问题的成因
2.1?相关的法制和规章制度建设的并不完善
在环评现状监测工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并不完善,只是大致的进行了规定,并没有进行细化,导致监测工作中出现问题难以进行责任认定。针对监测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项数据和工作环节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管理部门长期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同时针对监测部门和环评机构所建设的管理体系也并不完善,由于两者所处的是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在管理模式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环评文件审批时,对监测资料的审核工作并不严格,并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针对审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无法确保监测文件的质量问题。
2.2?监测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难以做好协调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环评现状监测管理部门、评估机构、监测机构、建设单位、环评机构等多个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才能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环评和监测管理工作是属于不同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难以进行有效的协调,两者工作间还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责任并不明确,增加了监测工作的难度,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并不规范
环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紧迫的,但是由于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制定的方案并不完善,也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导致环评机构存在拼凑数据和资料的情况。又由于利益的趋势,导致这些问题时有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不高,导致监测市场并不规范,相关的监测机构也难以开展高质量的监测工作。
三、环保新形势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要想加快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内容,主要的工作内容为: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每个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多部门监督,对整体工作进行监督,严格把控检查细节,并进行现场检查的各环节实时监督。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必须执行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
3.2?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环境保护方面,公众参与的力量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公众保护环境的主要力量。所以建立健全的公共参与机制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情况。第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宣传和管理力度,让公众深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第二方面,我们必须对公众提出的意见引起重视,相关管理部门更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要对公众提出的意见进行筛选。
3.3?加大对环境评价机构的管理力度
明确管理职责,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依法治企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任何评价方式必须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进行。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技术学习。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管理方式和经验,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学习、技术交流等提高团队的管理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长期有效地进行,不能半途而废。因此环保行业的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法规,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从管理人员进行落实起到带头作用,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员工遵守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完工后验收阶段要配合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验收保证检查质量,在每段工程完成后要做到及时进行评价工作,保证该段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如有不合格马上重新施工,保证该段工程质量不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四、结语
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环评工作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对于推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加强环评审批与监管部门的联系来提高环评工作的质量,可以通过加大对环评机构的管理力度及建立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方法来促进我国环评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秀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3):15-16.
[2]王剑.刍议节能环保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4,(21):101.
姓名:代勇(1985.02.01),性别:男;籍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