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务站段纠错互控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于佳帝
[导读] 自铁路诞生以来,安全风险便时刻存在,严重威胁着铁路生产运输。
        于佳帝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阜新车务段,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自铁路诞生以来,安全风险便时刻存在,严重威胁着铁路生产运输。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用血的教训制定规章,力求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工作。推行车务站段作业纠错互控办法可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平稳有序。本文结合运输工作实际,探索出真正提升职工业务素质和作业标准的办法
        关键词:车务站段;纠错互控;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研究
        前言
铁路运输在现代化的今天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非常重要。而铁路运输安全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任何时候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都是必要的,其可以降低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展,保障职工人生安全、企业财产安全,为更好的发展铁路运输创造条件。但由于干部数量和精力有限,只能以结果为导向,从表面上维持现实安全,实际现场中的安全基础仍然薄弱,险情及问题仍大量存在。
        1车务站段在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1有问题干部承责,职工得不到真正锻炼
按照现行标准,一旦出现问题,干部需要承担主要责任,所以作业中遇有设备故障、非正常接发车等应急处理时,职工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推卸责任,通知值班干部上岗处理。干部上岗前,各项工作就陷入停滞,宁可产生险情甚至事故,也不做积极处理。班组长作用形同虚设,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淡薄。
        1.2班组间自控互控作用发挥不佳
每个班组员工上班期间在一起工作要12小时,加上路程、培训的时间,甚至比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朝夕相处。但待业时间都是闲聊天、打盹甚至离岗串岗,毫无凝聚力。在作业中发生问题时,不开口指正,自扫门前雪,对班组间其他人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无法实现自控互控。在问题暴露后互相埋怨推责,进一步恶化班组关系,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如同一盘散沙。
        1.3干部能力和精力有限,许多问题不能真正解决
车站业务干部与现场职工比例为1:16,即使要求干部扔掉自身业务,全力投入现场,搞人海战术,人盯人,也根本实现不了全程监控。况且多数干部远离现场,仅仅精通一两个岗位,对其它很多岗位都是宏观了解,检查中力不从心,难以发现众多隐蔽的问题。
        1.4车务作为行车指挥中枢,未能起到牵头组织协调的职责作用
车务本应承担起组织、协调机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部门的职责,但长久以来,各自为战,互相防备,明知有些工作影响安全运输,但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少主动进行协调,帮助别的部门纠正错误。不能完成车务站段在“大运输”格局中牵头组织的要求。为此,车务站段研究并推行了作业纠错互控办法。
        2作业纠错互控办法可有效控制现场运输安全风险
        2.1提升作业标准,融洽班组气氛
纠错办法的本质就是在班组间作业时,发现问题者(纠错者)发现同组人员问题后,出现问题者(被纠错者)及时改正,同时给予纠错者和被纠错者奖励。职工作业中出现问题不但不进行处罚,暴露问题后积极改正后,反而受到奖励,有效消除了职工对暴露问题的抵触和惧怕心理,使职工主动参与到管理中,由被动式接受管理向主动式参与管理转变。积极指正班组其他人员的错误,融洽了班组气氛,逐步实现班组间的自控互控。

只有职工最懂作业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心理状态、现场特点,能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环节。职工相互纠错发现的问题,包含全部工种,涵盖了所有职场,贯穿了生产全程,使问题底数兜得更清,不但问题数量大,而且真实程度更高、统计偏差更小,干部工作指向更加清晰,干部力量投放更有指向,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
        2.2消除干群之间矛盾,促进班组实现自控、互控
作业事故都是由多次违章构成的,只要卡控住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可以将事故遏制在萌芽中,避免事故的发生。职工间的提示提醒多了,在潜移默化中消灭了很多险情,同组人员互相纠错,更能放手去干,提高运输效率。铁路内部的管理一直以问题体现,造成干部单纯以发现问题为目的,“为管而管”。职工越管越反感,越压越抵触,个人把精力放在防范如何投机取巧,如何躲避监管,丧失了主观能动性。纠错互控办法实施以来,干部干干部的专业,工人干工人的专业,干部相对知识面广,但不如工人对自己岗位专业,职工对本岗位工作内容研究得深,能发现干部发现不了的盲区问题。干部有时自相矛盾,一方面认为职工具体的活简单,又要培训工人具体的环节,往往是出现了问题便大动干戈,费力不讨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又搞得身心疲惫。
通过纠错互控办法,自曝问题奖励并免责,提高了职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职工普遍变得心气顺了、心态正了。例如:在办法施行之前,例如调车组与信号员联控到达折返地点后,信号员与调车组联控股道错误,调车长只能采取连续多次联控的消极做法,坐等信号员自行更正,不敢直接纠正错误,害怕被同班组人员埋怨,更怕被干部发现追责。这种“你错你的,我做我的”的行为,实际是既不利己、也不利人。现在,调车组可以名正言顺、大大方方地纠正此类错误,不但不会被埋怨和追责,纠错者和被纠者还能得到奖励,这种改变能够让职工更愿意参与到管理工作中。
        2.3出现应急问题不再依赖干部,班组学习交流业务氛围浓厚
纠错办法实施后,在出现应急情况时,职工不再等待干部上岗监控才开始动作,耽误时间陷入被动,而是积极处理,不用担心处理不当出现问题被惩罚。作业人员真正扛起了岗位的责任,同时也解放了干部的精力。职工已经不满足于作业当中的直接纠错交流,逐渐转向利用待业和保休时间,针对规章的理解、认知的分歧,进行学习交流。作业间隙中相互探讨业务的多了,闲谈盹睡的少了,能在班组内讨论清楚的都讨论清楚了,班组内讨论不清的求助于干部的多了。干部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学习培训,干部培训力量的指向更加明确,更贴近需求。
        2.4纠错互控端正了干部职工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认知
以往干部为了完成上级单位制定的量化任务而发现问题,对不太严重的问题,难免“生拉硬拽”,对严重的问题,又不想得罪朝夕相处的职工而轻描淡写,问题的真实性大打折扣。问题不真,之后的整改、总结更是流于形式。车站干部怕在交班会上丢面子,怕影响考核等级,交班时极力推托抹赖。纠错互控办法的实施,扭转了这种“不知错、不认错、不承责”的风气,班组纠错互控发现的问题,不但不处理、不责罚,反而有奖励,使职工消除了自曝问题的顾忌,还原问题本质,对待问题的态度得以端正,主动承责的勇气得以提升。落实整改落到实处,起到真正的警示教育作用。
        3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的作业纠错互控办法,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发挥团结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此办法不仅能够提高作业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能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优秀人才,再由各单位进行评选表彰。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一线职工的激情和干劲,共同为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道孝.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10-12.
[2]李健.基于车务段管理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06-107.
[3]夏乃杰.车务段安全管理模式方法及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5):279。
[4]万树勋.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