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徐轶颖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地基基础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徐轶颖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1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地基基础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针对建筑工程的实施,主要就是确保每个流程能够按照设计稿完成,并且达到完整的标准,这时就要加强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主要地基起到的作用对整个工程将会造成影响。而建筑中往往最注重的除了人们追求的美观,在安全使用方面上才是最不可缺少的,这样的要求完全与地基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基对整个工程接下来的建设是最基本的扎根点,这影响着这个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更好地达到建筑标准,以下将作出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工程技术的飞跃。下面,笔者分析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阐明了该技术在房屋建筑领域的应用实践措施。
        1 房建工程项目地基结构基础工程特征
        1.1 隐蔽性
        纵观房建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得知地基基础施工属于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企业应该做好工程设计、实际施工、施工场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可从本质上杜绝或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以免使建筑企业的资金收益、市场形象遭受损失。房建工程项目针对施工技术方面制订的使用标准比较严苛,而且施工品质的指标也很高,加之不同工序之间有着相互的影响,因而会有一些施工内容具备了隐蔽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致使地基结构施工完成以后,施工品质的检查工作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难以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标准。所以,工程监理应该对房建项目的施工工序严加管控,预先设计好隐蔽性工程的施工顺序,这样才能依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做好质检验收工作,确保后续施工活动的有效落实。
        1.2 严重性
        地基基础结构属于房建工程项目中关键性内容,是保证房建工程品质的前置条件,倘若工程项目的地基基础结构施工品质不达标,就会诱发各类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到房建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质量。
        1.3 多发性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房建项目变得愈来愈多,工程项目施工品质管控工作量、困难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房建项目地基结构基础工程施工中,倘若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品质实行严加管控,就会诱发建筑结构坍塌问题。同时,地基基础结构的质量安全问题具备很强的多发性,一旦施工行为不当、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到施工品质,这对于建筑企业效益的扩增,无疑会起到阻碍作用。
        2 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特点概括
        建筑行业伴随着近几年社会发展,不断地越来越完善,当前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也在提升,使得建筑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建设时也就逐渐地增加了难度,面临着当前人们的困惑,由于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处理不够完善的话,将导致建设成果达不到使用的效果,在进行时要对此加强管理,才能提升当前建筑设计的成果。
        2.1 换土垫层地基处理
        对于地基施工换土垫层是必须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也是自古以来一直在建设行业不可忽略的过程。通过对建设地基的土地检测,来使用合适的材质进行铺垫,防止因为土壤造成土地面积的承受力降低,出现凹凸的现象,这样所建设的工程就容易出现倒塌。例如,每当施工人员完成一项建设工程时,首先要对这块泥土进行检测,通过对泥土检测的质量来判断实施地基建筑时要考虑的对地基建筑当中采取的措施。如果发现这片土壤比较松软,在增加换土垫层方面就要着重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所施工的地基项目与建筑发展达成一致,避免因为地基建设不够坚固,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


        2.2 灰土地基处理
        在很多时候,地基开挖后,地基基础出现湿陷性土质、弹簧土等,这些地方就需要换填,有些地基含水量大,就需要增加灰土,人工拌合或机器拌合,三七灰土加固到水份大的土质,并进行夯实以达到稳固地基的效果。
        2.3 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房屋地基夯实后,需要进一步对地基进行处理,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注入原有的地基中,先根据计算与实验,配比出合适的浓度比例水泥浆,然后将纸质报告提交到监理单位审批,批准后,将规定的水泥浆注入原地基里,并对其进行一定硬化土处理。通过提高注浆施工技术,能够更大程度提高地基的硬度和牢固性。
        3 在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的质量管控对策
        3.1 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
        当地基土中存在淤泥时,上层土层会变得异常薄弱,这就需要采用桩基法、换土法等处理淤泥问题。若是冲填土或者建筑工程物料,应在保证其密实性与匀称性的前提下,令其充当持力层; 若是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垃圾废物,在处理前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房屋建筑工程的水文、地理条件以及原材料的存储状况,经系统分析后选择最优方案。在确定地基处置方案后,还需进行系统周密的测试,以确保所采用的处置方法科学合理,全方位保障施工质量。在处置地基时,应注意增加个别工程框架的强度及刚度,以提高房屋建筑对地基不匀称形变的适应力。在处理地基后,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情形做进一步的科学检测,检测方法包括沙石桩法、预压法、高压喷射法等。
        3.2 严格按技术要点组织施工
        周密、精确的工程勘测报告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勘测报告能够从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条件等多个层面反映施工条件,吃透报告中的有关信息和数据,有利于从工程的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地搞好施工组织工作,并依据工程特征以及主客观条件采取灵活高效的处理措施。此外,负责勘测工作的人员要仔细确定钻孔的具体深度,使之符合地基压缩厚度的要求,进而确定桩所在的土层方位,更加精准地测算出地基下沉的数据和桩的自然负载能力。若勘测数据与具体标准有一定的出入,易导致钻孔布局点不合理,钻孔深度不达标,甚至引起建筑工程开裂等质量问题。
        3.3 严把施工质量关
        近年来,房屋建筑工程经常出现复合型地基,复合型地基不但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有效预防建筑工程的沉降问题。但复合地基施工复杂,技术标准严格,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要领与操作规程,科学、合理、稳妥地安排地基施工方案。特别是在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前,应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地理方位、现场地质条件和应用功能等因素,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
        4 结语
        伴随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增快,城市中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地基结构施工品质优劣会直接决定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如何确保地基结构基础工程质量成了建筑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应该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遵从工程设计标准,规范施工行为,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概率,保障施工技术效用强化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由此可见,围绕房建项目地基结构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程传振,王凯,辛路.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66-67.
        [2]郭敬源.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7(6):13-14.
        [3]张立波.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