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创新与转型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王璐瑶 郭微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企业要提升竞争优势,实现长效发展
        王璐瑶  郭微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企业要提升竞争优势,实现长效发展,必须重视财务对业务活动的预测和指导作用,业财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业财融合和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下,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应尽快形成新的主动式管理会计模式,将业财融合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能够使业财融合工作延伸至整个业务流程,从而合理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促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
        业财融合、管理会计、创新与转型
引言:
        在现代企业中,国内企业管理会计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业财融合的方法理念也因为极大的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而逐渐成为了各行业会计人员升级转型的主流方向。业财融合不仅需要加强业务流程和财务核算的融合,更要实现管理价值的创新融合,从而提高业财融合的整体质量。本文是基于发展创新的需要,对以业务驱动财务,财务支撑的业务的业财融合体系下的管理会计进行探究,为现代企业业务和会计融合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一、我国企业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的现状
1.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业财融合难以实现
        在传统企业中财务会计仅仅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流水进行事后计算,但管理会计的加入,改变了这一情况,使得财务部门的职能有了巨大的转变,在过去财务会计的工作只是记录,如今管理会计的工作在于企业价值的创造和管理,其事前监督的功能被放大[[[1]龚艳红.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166-167.
[2]刘婷婷.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6):118-119.

作者简介:王璐瑶,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
郭微,通讯作者,女,汉族,硕士,讲师,山东协和学院。]]。但是,传统企业中的财务和业务系统彼此独立,互无交集,在信息的对接获取和沟通交流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进而容易出现因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而导致的各种财务记录仅限于事后的核算,数据反馈慢,时效性有限。
2.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工作侧重点差异较大,阻碍管理会计发挥作用
        在传统企业中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互独立,虽然二者的目的相同,但部门之间协作存在困难和障碍。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立场不同,导致管理会计难以真正奏效,例如业务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开源,而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节流;业务部门欲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往往对财务部门的预算方案提出质疑;再如财务需每月盘点库存,监督资产安全完整,而业务部门则认为盘点会影响车间生产和发货。在业财融合过程中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业财融合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管理会计职能难以发挥作用。
3.缺乏清晰的业财融合发展理念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管理会计发展缓慢
        财务人员对业财融合界限的理解非常模糊,同时,国内还未能形成一个规范化、具体化的业财融合理论指导框架,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创新之路也没有明确的实践路径供后来者参考学习,容易导致企业管理会计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缺少方向和目标,不利于国内企业、人才在业财融合领域中的升级转型。很少企业制定完善、科学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实践中不熟悉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管理会计工作不能有效实施,管理会计推行缓慢。
4.传统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专业人员缺口庞大
        在业财融合的模式下,管理会计要求管理会计人员突破传统财务的局限性,学习掌握业务知识与管理技能,适应管理会计岗位的具体要求。但短时间内对传统工作模式和思想观念作出改变非常困难。

我国现阶段高级会计师人才紧缺,能胜任管理会计岗位的人才也不足。很多财务人员缺乏业财融合意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使业财融合及管理会计难以顺利施行。企业内部在开展管理会计业财融合的探究工作时,缺少专业型的理论和技术人才来作为引领者,仅依靠自身不断摸索、试错、总结,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效率,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二、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加强业财融合,创新管理会计模式的建议
1.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选择使用上,体现业财融合
        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的业财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整合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消除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为管理会计职能的更好发挥为业财融合打通脉络。同时,也可以按照相应的预算指标进行全面优化考核,提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效率,在信息沟通方面能够促进大数据与财务共享平台的全面发展,实现业务财务之间的有机协调,保证沟通反馈的效率大幅提高,提升业财融合控制的整体水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选择使用全面预算、平衡记分卡等工具时,也需要将业财融合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2.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业务融合,为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打下基础
        在管理会计模式下,企业的管理决策要考虑采购、生产、销售、资源等各方面因素,通过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多环节的业务信息纳入到一个信息处理平台,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无缝对接。通过信息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提升财务与业务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信息系统对全业务流程自动化处理,将业务信息直接转化为财务信息,财务核算数据更加精准,提升企业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分析模型,能全面了解数据特点,对企业风险点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通过信息化平台,将业财融合的理念融入到管理会计创新与转型发展中,发挥管理会计服务企业管理的作用。
3.认清业财融合的概念,同时进行相应的方向指导
        业财融合要求新时代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业务不再只是简单的事后核算,而是将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进行融合,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转变,全程参与业务的发展[2]。企业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整合企业的各类数据、资源,使企业内部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变为现实,要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全新系统,不能完全依赖平台供应商的标准化系统,最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的建立属于自己的平台。同时企业应结合整体战略规划及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体系,做好业务口径与财务口径的有效衔接,搭建业务与财务的沟通桥梁,把管理会计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让每项业务活动都有管理会计参与,提高企业决策有效性。
4.多方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实现人员融合
        业财融合的变革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人员融合”也将成为一种大的趋势。人员融合是双向的,这就要求不仅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会计专业技能,高超的业务能力,而且会计工作相关的其他业务人员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基础[3]。当前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实时共享正在成为常态,掌握必要的常用网络技术,也成为硬性要求。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充分引导教育会计人员学习和运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财务数据分析研究以及智能云知识,定期轮岗,培育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的骨干力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结语:
        业财融合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大力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可以促使管理会计对当前和未来经济活动进行更加全面的预测、筹划、决策、控制、评价,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引导。对此,企业应在战略层面制定业财融合规划,构建科学完备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快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创新组织管理,推进企业业财融合,打造符合管理会计应用要求的精英团队,为企业管理会计创新与转型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