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林永明
[导读] 现代社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林永明
        山西电建检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市场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增加了各个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创新速度在不断提升,由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当下所面临的各类新问题进行充分考量,这是企业综合发展能力以及战略目标具有创新性特征的重要体现[1]。
        关键词:信息时代;管理模式;创新模式
        引言
        21世纪以后,科技和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人才作为现代化企业参与竞争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创新就成为了新时代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尤其对于处于发展瓶颈期的民营企业而言,重视人的发展,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促进管理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2]。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架构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架构必然是围绕三个目的所构建的,即吸引优秀人才、保留优秀人才和激励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展开全方位、科学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即制定人才战略组织结构、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任用、人才考核、退出或者在职激励。对于通过考核的员工,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人员激励问题,掌握员工需要、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为员工提供与劳动价值相等的回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
        2 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原则分析
        “以人为本”为创新基础。现如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再像70、80年代,采取反人性的管理手段去实现强制化、机械化的管理,而是更加遵从人性的特点去分析员工的需求、破除沟通障碍、找到激发其价值的关键点。同样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员工个性张扬、多元化知识资源的交流与整合、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员工在为公司创造最大化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获得公平的晋升与发展机会。“科学化管理”为创新必要手段。科学化管理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即(1)营造企业创新文化。一个企业文化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像非常成功的“阿里文化”现如今也被很多企业拿来参考。只有企业文化有助于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管理模式的创新,就能够吸引大批量的优秀人才;(2)完善绩效管理。前文说过员工激励是稳固优秀人才队伍的关键所在,现代化的绩效管理一定要以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为原则,管理者不能做独裁者,而是应当与员工共同商议,结合员工职业需求和公司战略部署来给予最佳的绩效激励;(3)实施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了培训、知识资源整合、共享、创新、技能提升,目的在于让员工的知识创新推动价值的创造,从而与企业实现共赢。
        3 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能力
        通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企业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为信息闭塞,企业缺乏主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意识。科技创新活动只是企业被动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的自觉活动。从企业为生产现状看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半机械化的密集劳动状态,出于对科技创新的忽视企业投入到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所占比重也不大。只有极少数企业设立科研开发机构,这其中又有大约七成左右的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到其年销售收入的1%。由于缺乏激励很多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与专利产品。由于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大大的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3.2 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是我国企业运行中遇到的最为常见的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仅依靠自身积累往往很难满足企业运行需要。想要得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就必须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得。但由于企业市场知名度较小,加上缺乏融资人才等原因,融资难度比大型企业高许多,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贷款方面的审核也要比大型企业严格,以此降低商业银行但贷款风险,加上基层不具备贷款审批权,及信贷责任追究制度的约束,降低了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企业方面很多企业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使得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进而影响了企业利润的获得。
        4 创新的措施
        4.1 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才是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根本力量,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管理。企业的人事部门要以尊重和信任员工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企业人事部门要把尊重和信任员工作为人事管理创新的基础,科学合理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潜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要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和工作人员的发展创造共同的机会,为推动企业创新创造优势。企业要以人为本,善于听取广大员工的建议,从控制转向尊重,从管理转向服务,让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开发的工作,使企业展示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
        4.2 打造科学的招聘机制
        怎样招聘人才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来说至关重要。企业人力资源的选择应当遵守市场规律,并且应该符合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科学公正的评选标准,注重透明度。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应该要注重人才的培养,结合工作人员的专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造就系统化、多样化的人才。最后,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建立能够流入的流动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必须建立人才流动的科学机制。例如,外部和内部流动机制,劳动合同制度和充分就业制度的结合。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部门要加大人员轮换,鼓励员工跨部门垂直移动,建立离职机制,并为新时期的企业开发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4.3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其目标在于创新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构建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需要建设更加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企业在进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队伍的成员进行综合管理,提升队伍成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需要在入职评定环节加强对人力资源员工入职资格的审查力度,并在其入职之后,开展新员工培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以及技术技能,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特征。信息化背景之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对管理程序进行细化,充分依照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的大环境背景,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5 结语
        互联网的深入应用也同样驱使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朝着更开放、更民主、更科学的战略性方向发展。而解决现状的根本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并做出不断优化与创新。只有不与现代化人才市场规律相背离,才能集聚和稳固更多优质人才资源,继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3]。
        参考资料:
        [1]唐贵瑶,于冰洁,陈梦媛,魏立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中介作用的组织沟通与员工创新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1):76-84.
        [2]刘小浪,刘善仕,王红丽.关系如何发挥组织理性——本土企业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构型的跨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2):124-136.
        [3]赵曙明,孙秀丽.企业CEO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HRM能力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5):66-76;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