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国网晋中市榆次区供电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在电子信息化技术日益普及和应用的背景下,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也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工作手段,所以在新时期下,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更加能够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进而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保障,而供电企业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形式,在当前时代下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更加有助于确保社会供电的稳定性,所以本文对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供电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当前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由于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所以对于管理手段的要求较高,虽然当前多数供电企业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当中逐渐提高重视程度,管理工作效率初步得到有效提高,但由于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依然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所以相对来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信息化意识不足
由于供电企业具有特殊性,在多年的国家管理和政策扶持当中,多数供电企业自身缺乏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所以在当前电力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层缺乏市场敏感度,进而导致内部管理工作转型速度缓慢,工作水平存在滞后性。为了能够切实提高自身工作实力,一些供电企业在工作开展当中,将重心更加倾向于内部电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及自身规模的扩张,反而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关管理工作信息化转型的工作计划制定相对缺乏,导致自身发展动力不断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难免处于被动地位。供电企业的高层领导意识决定了供电企业未来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走向,而由于领导层信息化意识缺失,管理人员势必也会丧失工作斗志,在管理工作信息化转型当中,工作人员作为主体力量,其工作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以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供电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缺乏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工作当中盲目沿用传统工作模式,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积极性不高,导致管理工作现代化进展迟迟难以推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势必需要改善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与技术之间的契合度,才能完成优化转型,但在目前多数供电企业当中,缺乏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进而直接影响其管理工作水平。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以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所以在工作当中,供电企业应当加强电子设备的性能,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与稳定性,才能提高内部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水平,但由于供电企业自身缺乏经营意识,导致其经济效益的提升速度缓慢,在自身存在经济压力的同时,难以实现对现代化技术的引进条件,并且还有部分供电企业在工作当中过度依赖国家政策扶持,所以自身工作动力贫乏,即便基础设施能够得到应用和完善,但由于重视程度不高,设备和技术的利用率不断下降。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足
在信息化管理工作当中,除却要求供电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当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并对设备的应用情况深入掌握,以便于日常维护工作的进展,但在实际工作情况当中,由于供电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良莠不齐,导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存在大量偏差,一些工作人员虽然能够简单进行操作,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自身工作能力低下,系统的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高,一旦发生操作失误等情况,还会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对于电子信息化设备的重视程度不足,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缺乏有效性,致使设备在长期的应用当中所产生的老化和磨损等隐患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进而影响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进展。
二、以信息化推动供电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电力系统运维辅助平台主要以Windows开发系统作为基础,采用J2EE作为主要架构,并分别利用JSP技术、Spring技术和JAVA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不同功能,而其管理工作则可以通过对软件的操作实现。为了充分发挥平台的价值,则需要坚持以实用性原则作为主要工作方向,所以在管理人员应当能够对系统具有充分的认知,利用运维辅助平台加强电力信息系统当中各功能之间的关联性,不断为完善电力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保障,而在对运维辅助平台的设计工作当中,则需要保障平台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以便于提高其运行的和理性和有效性,并通过现代化管理理念加强对平台的控制,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水平。除此之外,运维辅助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主要是对于电力信息系统工作内容的简化,以便于管理工作更好的展开,所以在进行运维辅助平台管理时,应当践行易用性原则。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自身工作职能,对于平台不断进行创新和改善,提高平台功能的全面性以及操作的简洁性,为各个终端用户提供便利。
(二)提高平台应用效率
在进行运维辅助平台的管理工作前,电力企业应当明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管理层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为工作开展提供引导方向。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中,电力企业应当明确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构建电力信息系统运维辅助平台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系统能够具备促进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沟通的便利性,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为企业之间的工作展开和进步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认知
首先,作为供电企业工作和战略方针的决策者,管理层应当提高自身对市场的敏感度,通过调查与分析,深刻明确现代社会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层面,进而实现自身意识的转型,加强对于电子信息化技术的认知,才能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引导。为了切实改变供电企业内部风气,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层可以通过会议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并邀请信息化专业专家学者,在企业内部进行教育培养,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意识,为了能够加快管理工作信息化进度,供电企业管理层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制度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并结合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建设,加强内部工作团队工作动力。在供电企业当中,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可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以主要局部改革带动整体进展,通过一个职能部门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向企业内部整体工作人员展示信息化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从而促进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四)提高工作团队素质
在管理信息化进程部署完毕后,应当对内部工作团队进行集中培养和提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对于企业内部的老一辈工作人员来说,由于其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了解程度不足,所以在操作当中难免会出现误差,所以供电企业则应当明确培养的重点方向,加强老一辈工作人员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工作当中,通过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在供电企业的招聘当中,为了保证人才质量,则需要综合考量人才的素养,除却要求其具备职业资质外,还应当考察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力,进而进行聘用,为企业内部工作团队提供新鲜血液补充。
结语:
以信息化技术推动供电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有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进而对社会电力能源的传输与使用提供基础保障,为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参考文献:
[1]陆延昌. 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在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电力系统通信,2011,22(10):7-13.
[2]谈韵,桂宁. IPSS推动供电公司管理信息化进程的现状分析与设想[J]. 华东电力,2020,37(9):1561-1564.
[3]赵琰,马艳,ZHAOYan,等. 电力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工程管理学报,2019(3):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