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
23090219700529****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154600
摘要:煤炭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炭开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逐渐应用于煤矿开采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开采质量与效率,为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煤矿企业应加强重视,逐步完善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使其为生产服务,提高自身的经济竞争力与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许多先进技术都被应用到煤矿开采中,在具体开采期间,要做好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的探讨,进而为煤矿开采提供支持,提高煤矿产量。
1 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现状分析
21世纪后,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研究如火如荼,但受地形、设备限制,我国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中还存在几项问题。①摄像清晰度低。摄像设备在井下工作时受粉尘、水雾等因素影响,清晰度难以保证,无法拍摄清晰的设备运行状况与岩层形态,阻碍远程监控与操作。②工作面自动找直系统不完善。结合现有经验,采煤作业一定时间后,工作面会发生偏移,影响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找直系统实时监控工作面数据进行调整。③液压支架自动化程度较低。此问题主要出现在地质条件较差的综采工作面,支架跟机自动化程序较为单薄,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结合井下环境实现快速推移,丢架及拉架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④智能设备性能较差。目前煤矿行业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自动化系统标准,系统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及时性。
2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技术特征
站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技术特点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液压支架智能化控制。该部分主要涵盖支架与围岩耦合监测控制等几个部分,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可以看出,能够保证过程自行决策的基础上,也能够达到智能化调节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期间还能够很好的改变过去传统喷雾等的模式,达到智能化操作的效果;第二,从采煤机设备下来看,在进行定位过程中,也能够达到极高精确性的效果,伴随着自身学习以及智能化运行轨迹下,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也能够达到有效躲避的效果。与此同时,站在地区煤矿企业日常生产需求量目标下,也能够做出妥善的生产计划方案,达到各项决策智能化效果的同时,做出有效的远程控制与监管工作;第三,对于应用的工作面运输设备来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电气软启动以及负载等方面的特点,对故障实施针对性诊断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把控通信以及自动化控制的效果。
3 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关键技术分析
3.1 液压支架控制技术
液压支架是煤矿开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起支撑作用,保障井下作业安全。因综采工作面凹凸不平,底座与顶梁出现倾斜在所难免,同时液压支架使用过程中会与工作面围岩产生耦合作用,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液压支架顶梁会呈现俯、仰状态。针对这一情况,需对液压支架状态信息进行监控,防止液压支架倒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液压支架控制技术应用中需重视以下几点:第一,提高精准度。支架状态需要自动感知,及时了解关键位置的受力情况,提高感知精准度才能真实反映支架支护状态。第二,创新自主调控支架。液压支架的自适应控制需要相应结构支持,应扩大支架的可调节范围,从而更好的适应采高和围岩条件变化。
第三,实现液压支架群组控制,综采工作面需要多个液压支架提供支撑力,实现群组控制能更好的分配阻力,确保井下作业安全。
3.2 远程控制技术
当前行业人士研究了一种远程控制技术,主要就是能够整合地面远程干预综采体系下,灵活的运用综采设备控制系统、工作面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井上下数据通讯系统等多方面的性能。站在地面监控系统下进行分析,常见的有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地面语音系统等多个部分,其中针对综采设备信息或者是其他数据来讲,能够很好的作用到井下部分的数据通讯系统当中,整合井下与井上两个结构的环网,将获取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地面监控系统当中,因为从地面监控系统下出发,能够围绕综采设备信息及其监视到的画面内容,灵活的控制好井下的综采设备,不仅能够智能化启动与开关,而且也能够实现对整个设备运行过程中精细化的监督与管理,如果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此时也能够第一时间的报警,提醒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与诊断,最为关键的是,过程中所有环节留下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的做好存储工作,不容易丢失的同时,给后期人员日常工作的良好进行提供有力数据支撑。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能够实时将监督的画面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可将井下监控中心的设备从煤安设备变为地面工业设备。除此之外,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煤矿企业,鉴于该系统之上又研究了新型随动监控系统,对跟机位置以及型号等进行全程的监督,站在数码管上实时呈现数据,给工作人员监管工作提供帮助。
3.3 振动法自动放煤
振动法自动放煤工艺是以振动传感器为核心元件,通过感知识别不同硬度物体相互撞击产生的信号差异,实现对煤矸的自动放落识别,尤其适用于矿井放顶煤开采工艺中煤矸硬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振动法自动放煤工艺分析感知流程主要包括: 前端滤波平滑处理、电信号去降噪处理以及功率谱分析处理三大板块。智能化工作面安设有多处传感器,需借助信息融合算法对来自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信号进行编译处理,并将解析处理结果以信号指令的形式传输至液压支架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放煤口的开闭控制,完成液压支架的智能放煤工序。在智能化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一般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尾梁处,通过连接装置与液压支架传感器相连,实现数据资料的传输与交换,在放顶煤工艺中,振动传感器通过感知识别煤矸放落时煤矸撞击尾梁的振动信号,对煤矸的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待识别完成后,通过连接装置将识别结果传输至液压支架传感板块,判断煤矸放落的情况,当煤矸放落程度满足系统定义的放落阈值时,由支架控制器执行放煤口的关闭程序,实现智能化自动放煤。
3.4 煤流负荷反馈采煤控制技术
基于科技实力迅速提高的背景下,大多数地区的煤矿企业,致力于刮板运输机驱动设备的研发当中,其中更是融合了高压变频器以及高压电机等多个部分,确保最后形成的系统更具有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应用特点。在该系统日常应用过程中,围绕煤流负荷情况的大小,能够对运输设备的速度进行合理化的调整,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可以看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启动更加的智能,全程做好煤量准确的检测以及智能化调速等方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智能化开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一方面可以包括煤矿自身技术外,另一方面还包含了的跨专业和外学科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是一项综合性前沿的技术,这是未来我国煤炭行业在一段时间发展过程中主要发展方向,采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可以更好的完成煤矿开采作业。
参考文献
[1] 王成祥,张良玉.让井下无人采煤成为引领未来煤炭发展新坐标-陕煤黄陵矿业公司实施智能化开采的调查与思考[J].陕西煤炭,2020,35(5):113-114.
[2] 王学文,谢嘉成,郝尚清,等.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时虚拟监测方法与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20,45(6):1984-1996.
[3] 温钦杰.关于煤矿智能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适应性评价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