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勃良
宝鸡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供配电系统也随之越来越完善。但是,各领域电量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提升了,原有的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开始渐渐低于社会的要求。此时,电气自动化就成了未来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集合了电气工程的特点和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将它运用于供配电系统中,能够全面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因人工操作而造成事故的发生率,让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一,电力自动化的应用,极大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成本,以及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首先,在供配电系统的传统运行模式下,不但需要大量的维修保养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故障进行维修保养、管理,且部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设备要求人工操作,因此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有着极高的隐形运行成本与人工运行成本。而随着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但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故障率,而且在供配电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时,将故障范围与元器件损毁问题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隐形成本,更实现了对供配电系统工作团队配置的精简,极大降低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成本。
第二,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对供配电系统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远程管理。首先,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借助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及监测设备,实时监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参数,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实时管理、系统调节,以及在运行故障出现的第一时间开展故障处理工作。
第三,在供配电系统传统运行模式下,管理人员只能在供配电系统的配置设备上进行操作管理,而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将信息化电子技术与供配电系统进行完美结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设备参数来进行远程遥控管理、系统控制调节。
.png)
二、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途径
2.1?应用功能
监测功能,这是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最为突出的功能。由于供配电系统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期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得设备操作、管理和维护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对运行参数、远程计量、供配电故障报警、电能质量等监测,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当系统中的某个数据出现异常超过设定阈值时可自动触发报警系统,提醒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进行处理,显然故障处理效率得到了提升。
保护功能,供配电系统传统意义上的电气保护基本属于人工操作,既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者人为失误,影响处理信息的效率和可靠性,还会大大增加安全风险。故在供配电系统保护中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如典型代表继电保护,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故障所在,还能迅速、自动、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或设备,确保非故障部分继续正常运行,而且对于运行状态异常的情况,为保证选择性,一般要求保护进行一定的延时,根据维护条件发出动作信号配合自动重合闸等,以此防止停电事故或者传输问题的出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而这得益于继电保护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图1)。
控制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功能在改善供配电系统运行质量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因为供配电系统运行期间难免会受到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干扰,使得系统的特殊性和精密性有所影响并进而影响系统运行水平,而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远程操控,摆脱人工操作的限制,还可以使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更重要的是,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基于自动化技术的远程操作和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2?应用途径
(1)实现资源安全的共享。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中的数据中心,不仅可以实现安全管理,还可以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合理调配资源。具体说,通过监控、收集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电流、波形、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及其变化,然后加以整合和深入分析,为消除隐患、资源调度等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对网络建设水平的促进还有助于系统网络质量的优化,进而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共享。再者对于电力调度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即以系统运行参数监测、电能质量监测、远程计量监测为基础,确定用电负荷实际情况,然后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调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配以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可减少操作失误或者资源浪费。概括地说,便是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在实现网络共享的同时能够优化整合数据,为安全、可靠、高效的供电提供保障。
(2)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不可否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需要结合我国供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优良的先进技术,将其转化为适合我国供配电系统的技术方案。换句话说,要想进一步凸显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可充分发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作用,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贯穿于发电、配电以及输电整个过程,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操作,对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电网加以合理调动,并在小电网供电不足时利用自动切换功能对其运行质量进行保障。与此同时,基于电网自动化还可以数字化处理数据信息,促进供配电系统更快、更稳地发展。如在网络信息与电气信息控制一体化系统中,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能够达到机电结合的效果,加上实时化的自动监控和远程操作,可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生产和管理。
(3)便于系统的统一管理。实践证明,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极大地促进供配电系统的完善,通过全面监控包括供配电系统在内的整个电力系统,可减少甚至规避因紧急停电带给电网运行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可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统一管理实现系统的统一管理,即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采集和收录整个区域的电力数据,结合电力使用情况予以全面调整和优化,用于提升电气自动化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这样一来,线路运输数据也能得到及时反馈,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解决,最终在促进电力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更好地满足生活与生产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普及范围,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永彬.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2017(06):153.
[2]詹耀峰.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问题之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