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张廷胜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冶金企业在钢铁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问题
        张廷胜
        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广东 阳春 529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冶金企业在钢铁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问题,很有可能由于生产人员和生产管理的疏忽造成安全生产隐患。在冶金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中,要制定完善的生产过程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不断创新钢材等材料的加工工艺,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冶金生产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
        关键词: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探讨
        1我国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1.1安全管理不完善
在冶金企业建设的初期,更多的是注重提高短期业绩和销售业绩,而对内部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应有的投入也不够。比如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投入,可能会使企业安全管理发展滞后,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衍生出事故问题。尤其是工艺复杂、流程长的生产项目,难以为冶金企业提供坚实的安全管理保障。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的,没有前瞻性和预防性的眼光来管理,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安全管理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大多数冶金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等业务能力培训不够,缺乏健全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保障。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企业人员对安全管理、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操作等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认识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和改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冶金企业稳定发展和安全运行。
        1.2安全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化学生产技术在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技术和操作的改进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但是,过去我国产业结构以大产量为目标,在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设备、设施的投入上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导致冶金企业没有把自己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上。在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几乎贯穿于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也使得安全管理需要更好的生产技术支持。
        1.3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差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心理认识中;也是因为领导过于重视看得见的短期经济效益和收入,没有普及内部安全意识,这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容,导致许多安全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和肤浅,在教育的实际操作和实施中没有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意识。一些企业为了赶上工作和生产进度,可能会让员工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这种忽视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也会让员工觉得完成生产任务更重要,把安全培训和安全制度作为正式的内容来处理,增加了冶金企业的安全风险。
        1.4追责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应确保安全责任能够合理地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从我国大多数冶金生产企业的角度看,他们不仅吝啬于用人力投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难以落实责任分配和责任追究,以致于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清算,这是常有的事变成了领导紧急撤离,工作人员负责的现象。如此不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事故发生后很难对每一个责任人进行准确的处罚,也使得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很难得到大多数同事的自觉安全保障。
        2冶金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2.1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平台建设
应急平台的建设是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目标。冶金企业在冶金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企业领导带头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在冶金企业设立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协助应急小组开展日常监督、巡视、检查,实现安全工作的总结和改进。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室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急诊科管理平台,结合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为首次敲响警钟并制定相关指示打下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冶金企业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2.2应急体系和预案的建立、修订和完善
应急预案的制定将直接决定应急体系的工作效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有效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冶金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制定相应的应急系统生产计划时,要严格参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合理编制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并进行审查经专家批准后,由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还要从公司的角度,形成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特大危险源专项预案。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措施,由有关单位、车间、班组分别制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预案评审指南》的重要规定,岗位职责明确、到位,专职负责,严格审核各级计划,完善标准要求。公司安全部负责组织及相关二级单位生产安全事故专项预案的严格评审,车间分管领导重点对相应的岗位应急措施进行严格评审。
        2.3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岗位人员的培训
应急队伍建设对企业安全应急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急安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杜绝以权谋私、以次充好的危险思想,把企业安全生产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同时,企业安全生产也对检查监督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检查监督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并对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大胆曝光和举报,从根本上杜绝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事故,并按照有关规定,实现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透明化。此外,岗位人员是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为了减少不安全作业的发生,减少事故隐患,必须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无论是哪个职业、哪个员工,都需要积极参与安全操作方法和安全操作方案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要更加注重整个工作,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岗位人员和应急队伍的共同参与。在安全知识培训过程中,企业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4加强对冶金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调查和监督
在冶金产品生产中,企业通常涉及安全管理部门、基层班组、生产设施等组成部分,包括生产目标确定、人员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等。,这就要求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和加工过程管理中遵循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整个生产建设和产品加工过程进行检查。另外,要按照安全责任制的任务要求,对不同员工的软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特别是在冶金生产的实地调查和监管中,要跳出程式化的安全评价标准,分析冶金生产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和处理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冶金生产环节。
        2.5冶金安全生产风险预测与动态管理
为了保证冶金生产和加工过程的安全,需要进行事前和事后两方面的管理。既要做好生产安全隐患的风险预测,又要加强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包括对冶金工人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使不同的学科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具体的工作内容。一是加强冶金生产加工过程风险预测,分析钢铁生产设备、生产加工工艺和操作过程,做好基层职工的严密监管,查找冶金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及时防范和控制安全生产风险。第二,企业管理部门要从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两个方面对冶金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把钢铁等物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员工面对安全风险的主动性实现冶金基层队伍和生产建设工作的安全管控。
        结语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生产建设和技改顺利进行的主要动力。为确保冶金企业在钢铁等物资加工生产过程中有效实施国家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应从员工培训管理、生产加工过程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管理,做好冶金生产的风险预测、安全调查和监督工作,促进冶金生产项目安全管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方晓岭.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3).
[2]李军明.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效率的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