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丽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7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网络营销人才,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高校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本文首先对双创背景下网络营销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融合探讨,期望对创新创业教育与网络营销课程的融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营销;融合
1引言
双创教育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的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双创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双创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网络营销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需要有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两者如何实质性的嵌入,需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2双创背景下网络营销教学现状分析
2.1双创教育的融入不够深入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创业、就业技能,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传统的网络营销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双创的意识不强。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形成开展网络营销的创新思维帮助不大,并且导致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差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2.2课程设置不能准确定位企业需求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企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网络营销方式进行产品及品牌的推广,而企业营销战略决策的需要与现有教材、教学资料的滞后等教学资源不相适应的实际,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导致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2.3考评机制不利于激励学生发挥创新创业精神
学校对学生的考评一般都是依靠纸质试卷进行,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期中、期末的成绩都有统一的规定。这种不全面的考评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这样被动的、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的学习,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4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的知识更新滞后于社会需求,教师普遍实践经验不足,高校虽提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通常无法接触关键岗位,教师往往只能做一些调研活动或搜集一些案例。
3.创新创业教育与网络营销课程的融合路径探讨
3.1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培养目标。
以企业需求出发点,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为指导,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构建课程培养目标体系。
主要培养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网络营销的必备知识,熟悉网络营销的工作流程和常用工具;能力目标,会使用搜索引擎,e-mail等工具收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会使用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营销工具进行网络推广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划决策能力、评价能力等方法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价值观,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
3.2重构教学内容
一方面结合网络营销的新理念、新方法,将企业的创新思维、网络营销新案例、技能大赛、市场创业项目的运作流程和规则等创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引导,激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和校企合作实践项目,激发其主动创业、积极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从网络营销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系统地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八个项目:项目一认识网络营销、项目二内容营销基础、项目三网络广告、项目四 社会化网络营销基础、项目五生态型网络营销模式、项目六 资源合作与分享式营销、项目七 网络营销实践、项目八 网络营销管理基础。
3.3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组建小组,人数限定在4人左右,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分享课前自主学习资源,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为参考依据,把相关教学内容和案例等资源分享到学习通上面,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课中各小组完成任务后,选派代表要在全班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学习成果。(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教师对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选取知识点提问其余学生,了解学生对该节课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针对重点、难点以及该小组在学习效果中展示中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和补充。
课后在学习通上针对重点、 难点发布作业进行巩固,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部分项目留下思考题和讨论题进行知识拓展,学生画出该节课的思维导图。
3.4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了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线上主要是通过学习通展示各种相关的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点,学生可通过线上形式了解基本的知识原理;线下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讲解一些易错的知识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双向互动,强化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专业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要摄入多学科知识,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完成创新实践。二是专业教师要拓宽专业知识面,除了量的拓展,还包括知识结构的优化,参加学科前沿的学习与研究。三是聘请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作为产业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弥补双创教育及实践教学的师资短板。
3.6考核评价维度多元化。
采取过程考核的多元化模式,适度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强化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阶段性的成绩。老师通过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阶段、多方位、立体化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杨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途径与方式研究.学术论坛[J],2018(03):153-154.
[2]吕灵凤.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耦合联动.教育教学论坛,2020(01):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