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管道对动力锂电池组温度场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管深
[导读] 在电动汽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池类型为锂电池,
        管深
        江苏苏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在电动汽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池类型为锂电池,但是该电池有一缺点,即最高温度限制为50度,当超过这一温度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风险。为了对其进行研究,改善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经研究表明,增加液冷管道数量会使电池温度降低,在热模拟中,矩形通道比圆形通道能更有效地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度,但是增加通道的最大温差,增加通道长宽比会增加电池的温差,降低电池的平均温度性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组;液体冷却;冷板;热分布
        1 锂电池的产热机理
        锰酸锂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的材料并不相同,其中负极为石墨材料,正极为锰酸锂材料。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电极就会从正转到负极位置,而放电时则完全相反。
        2 电池组模型建立与仿真实验
        2.1 电池组几何模型
        为简化模拟实验,本论文使用某公司研制的汽车用锰酸锂方形电池,将动力锂电池简化为120mm×66mm×18mm矩形均热体。
        图1是简化的电池结构模型。电池组由5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从1到5进行编号。铝热导体壁厚4mm,通道用铝冷板垂直连接隔断,厚度8mm。图1(a)所示为各冷板与单一环形冷却管。如图1(b)~(e)所示,各圆形通道直径为6.2mm,均采用冷板结构。图1(f)为矩形断面冷却管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长径比的矩形断面渠道。每一条通道都有一个30毫米汞柱,其比例分别是1∶1和3∶1以及5∶1和7∶还有9∶1和20∶1。
        四通道散热模型及圆形截面长度比为1:1的矩形通道散热模型,见图1。图2(b)所示四个圆形截面的热放电模型网格的数目210101048张,而图2(b)所示长度比为1:1的方形热放电模型车床的数目2106996张。

        2.2 材料参数与边界条件
        电池在1C,3C和5C的热输出分别是9900、52000和113000W/m3。表1列出了电池、铝、水介质的热物性参数。

        在实验中,将环境温度统统设置为300K,将管道入口的流速控制在0.03m/s。假设电池组和环境之间为自然对流状态,则对流传热系数为5W/(m2·K)。
        3 结果与讨论
        在输入速度0.03m/s,液体输入温度300K时,模型(a)的模拟实验显示在图3中,图4显示了1C、3C和5C的温度场。可以看到电池的最高温度值随着电池放电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3.1 不同数量流道对温度场的影响
        如冷板有不同的环形通道,研究发现,在通道数为1时,1C、3C和5C的最高温度分别为301.94K、308.56K和311.99K;在有2条通道数时,1C、3C和5C分别为301.11K、306.02K和309.93K。在通道数为3-4时,1C、3C和5C的最高温度分别为300.86K,304.68K,308.72K;研究发现,增加流道数目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散热能力,降低电池的最高温度。

        如果连续增加通道个数,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4个,由图5可知,在1C放电率的情况下,每条通道的最大温降分别为0.83K、0.28K和0.17K;每条通道在3C放电率下的最大温降为2.54K、1.34K和0.99K;每条通道在5C放电率下的最大温降为1.34K、0.99K和1.14K。研究发现,流道数目增加电池温度可以降低,但是效果有限。

        3.2 截面形式对温度场的影响
        3.2.1 圆形截面与正方形截面对温度场的影响
        电池组采用四圆通道、方形冷板结构,其最高温度、长度比为1∶1。1C、3C和5C时,若通道1'(87581)的长度比为1,则当1C、3C和5C放电时,其最高温度300.55K、303.17K和306.42K分别比圆形通道低0.10K,0.55K,0.83K。而电池间的温差分别为0.25K,1.44K,2.90K,比圆形通道高0.00K,0.02K,0.83K。放电速率越大,现象越明显。
        3.2.2 不同长宽比例值矩形流道对温度场的影响
        冷却锂电池组采用不同长度的矩形通道。在1C、3C和5C条件下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是300.55K、303.17K和306.42K。如果矩形通道是1:1的长度比,在电池组1C、3C和5C放电速率下最高温度为300.42K、302.40K和305.15K时,矩形通道纵向比为20:1,比矩形通道纵向比降低0.13K、0.77K、1.27K,则矩形通道纵向比为1:1。研究发现,增加矩形通道长度比,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散热能力,降低电池最高温度;
        图6显示矩形通道长度比的变化对电池的影响很小,且曲线趋于水平;如果用3C和5C放电,如果用9:1来表示矩形通道长度比,则用0.13K、0.72K和1.22K来表示电池的最高温度。计算结果表明:矩形通道长度比值为9:1时增加通道长度比值对模型温度控制效果较差;

        图7显示不同长宽条件下矩形通道内电池最大温差。当长宽比由1变为3时,锂电池中的最大温差将减小,但当长宽比大于3时,长宽比迅速上升,然后趋于平缓。
        在用矩形通道冷却时,适当增加矩形通道的长宽比,可有效地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但也可增大其最大温差,因此,有必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长宽比矩形通道,以达到最佳工况。
        在1C、3C和5C三种放电方式下,电池组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0.10K、0.55K和0.83K。对电池液冷系统而言,长度比为1:1的方管比圆形管更能有效地降低最高温度,但也增加了电池内部的温差。
        增加矩形通道长度比可有效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但增大比则会增加电池组的温差,降低其平均温度性能。所以合理选择矩形通道的长度比,才能更好地保证电池板进入相应的温度范围。
        4 结论
        试验分析结论如下:随着电池电量的增加,电池的发热值也随之迅速提高。要使电池组的工作温度得到较好的控制,必须采用多个5C速度的散热通道,但限制了只能通过增加通道数来控制电池组的最高温度。
        参考文献:
        [1]李瑚.电动汽车锂电池液冷PCM复合热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9.
        [2]谢永东,汤其明,何志刚,等.锂电池组液冷结构设计及散热影响因素分析[J].车用发动机,2020,(3):76-8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