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零部件安装方面质量检验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郝涛涛 艾长年
[导读] 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
        郝涛涛 艾长年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现如今我国在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生产轨道装备的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当前对高铁部件质量和生产率的要求都极高,原有的机械加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所以必须对机械加工技术进行创新,把数控加工技术和现在的专业化机械加工技术结合起来。本文就高铁的零部件安装方面质量检验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铁;机车零部件;机械产品
        引言
        铁路机车重要零部件产品在国家铁路范围装车使用,应通过铁路产品认证。铁路机车零部件产品的认证实施,随着认证业务内外部环境和要求的变化也在不断改变。为确保产品认证工作完善有效,以铁路机车零部件机械产品为例,梳理目前认证实施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生产要求、抽样与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等认证环节优化方案。为更好地开展铁路机车零部件产品认证工作提供依据和改进方向。
        1 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制造工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苏联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工艺理念和方法、采用了碳素铸钢代替可锻铸铁、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引进高速客运专线的设计。第一阶段主要是接受了前苏联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工艺的理念和方法。一般来说,接触网零部件的材质主要是可锻铸铁,常用的型号有KTH330-08和KTH350-10.在可铸铁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造型、熔炼以及退火等问题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够稳定,造成最终呈现的产品出现缺陷,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接触网金属部件以腐蚀,同时没有解决防腐蚀的问题。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工艺的第二阶段就选取了碳素铸钢将可锻铸铁进行代替,保证产品外形、尺寸、规格不变的情况下,依照韧性和强度结合的原则,大多炫耀ZG270-500的铸造工艺。此时,我国的大多电气化铁路都吸入了先进的铜合金以及铝合金作为零部件,进而促使接触网零部件进入有色金属的时代,改变了第一阶段单调的生产工艺,融合了铸、锻、焊相结合的场面。目前,我国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像第一、二阶段的模式。第三阶段开始有了大规模的新建高速客运专线,此时帮助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制造打开了新的思路。对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制造工艺,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高铁的零部件安装方面质量检验策略
        2.1注重辅助工序
        辅助工序包括设备安装、换刀工序等,这些辅助工序往往被忽视,但是这些工序也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零部件的精密度和生产效率,甚至造成很重大的错误,阻碍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企业在引进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对设备进行改进,把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也要找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考察,选择最好和合适的设备从而提升零部件的精密度和生产效率。
        2.2认证抽样与检验检测
        进一步扩展试验周期较长的产品(如轴承、闸瓦和车轮等)对应的检测资源,使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与认证需求更加匹配。同时,做好不同试验室间的检测结果对比,避免公正性偏差。随着生产企业检测设备配置的不断提高,对部分产品(特别是运输成本较高的产品)可不断探索利用生产企业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的可行性。如紧放风急阀、空压机和干燥器等产品,其监督周期内的常规抽样检测项目基本为出厂性能测试。在企业检测设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利用生产企业试验设备检测,既可以节省抽样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认证企业负担,提高认证的经济性,又可以提高认证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结合企业产品年度销售情况和用户使用情况,对于用量较大、生产质量连续稳定性较差、认证不合格概率较高的产品,可以考虑在企业生产现场之外的存储、使用等场所,采用不提前通知生产企业的方式进行抽样。这样可以尽量规避企业实际销售产品和在线生产产品不一致的风险,同时提升用户的质量信心。
        2.3数控技术与专业化生产相结合
        我国的机械工业趋向高级点、专业化、大批量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装备的生产行业。比如铁路的锻造钩尾框由于它内部的结构十分复杂,普通的方法很难把他加工的很完美,但是要是对它设立一个专用的机床,利用复合铣刀系统对承载面进行切割加工,这样操作起来就十分的简单,在一台设备上便可以完成所有的加工,减少了加工设备数量、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2.4认证模式与互认
        目前,铁路机车零部件产品的认证实施模式均为“初始工厂检查+产品抽样检验检测+获证后监督”。鉴于产品技术特点、制造生产及用户需求方式的不同,对铁路机车零部件产品的认证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研究。另外,对不同执行标准下,境内外认证机构认证证书的互认可行性也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2.5维护管理水平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装工艺、几何参数及误差标准精确到了毫米级,要求我们有更先进的维修手段和方法。例如,标准规定了各部零件的紧固力矩,必须严格按标准使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栓,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螺栓紧固不到位或过紧造成线夹断裂,过松造成零件脱落等问题。由于现在维修管理的手段还不完善、比较落后,维护维修水平尚无法完全满足高铁运行的标准要求,分级、精细维修还未实施,精密的检测仪器还没有普及,功能也不全面,在现场实际运营维护中,往往还是靠较原始的扳手、水平尺结合经验进行检查和检修,会出现部分参数、指标检查不到位,个别设备、零部件重复检查问题。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中的4C系统是指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对接触网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指导接触网故障隐患的消缺。但实际应用中,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还不成熟,达不到图像分析功能,较难实现成像区域缺陷的自动识别,目前运营单位大部分还是通过后期人工观看分析,在技术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结语
        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牵引列车将承担铁路的主要运输任务,为了确保牵引变电所可靠供电,需不断研究和完善铁路运营维护检修管理手段,不断改进设备检修检测方式,以适应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配件的生产行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存在着配备系统得不到重视,程序编译工作不合格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想要提高很困难,现如今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设备,挖掘大量技术人才,让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生产企业整体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全面的提升,零部件的精密度和生产效率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建荣.探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及防护方法[J].数字通信世界,2020(05):189+9.
        [2]郭李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支撑装置加工工艺改进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7):122-123.
        [3]杨广英.对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网零部件的几点看法[J].铁道技术监督,2018(05):15-16.
        [4]潘轮飞.浅谈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07):37-38.
        [5]闫龙,黄银霞,傅青喜,等.铁路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研究[J].铁道技术监督,2018,42(1):21-26.
        [6]林本权.加强对电气化铁道接触零部件的审查[J].研究与探索,2019(3):340-3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