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   作者:张鹤
[导读]

  张鹤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有效性。方法:本文中的分析病例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共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一组有患者20例,对照组应用单独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指标数据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得到尽早治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面部过敏性皮炎;有效性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科疾病,该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饮食不当、日晒、化妆品、冷热刺激、季节以及精神等因素所致,若患者用手抓挠则易会发生感染现象。临床针对该病通常主要采用西药治疗,但由于该病比较顽固,且易反复发作,因此长期采用西药治疗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从而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中对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详细对比了两组最终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随机筛选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4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20例,男女患者各为8例/12例,年龄均值(38.0±2.3)岁;对照组20例中有7例男性、13例女性,中位年龄(38.5±2.4)岁,两组数据差值较小经计算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单独西药治疗,给予患者每次口服依匹斯汀胶囊20mg/qd、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粒,每日用药三次,连续治疗14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自拟方消风汤加减治疗,中药组方:石膏20g,当归、生地12g,黄芩、丹皮10g,白芷、凌霄花、知母、蝉衣、桃仁6 g;辩证加减:存在严重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者方中添加生槐花;严重丘疹者方中添加夏枯草、连翘;严重瘙痒者方中添加白鲜皮、白蒺藜;大便不成形者方中添加茯苓、白术、去石膏;心烦失眠者方中添加炒酸枣仁、珍珠母。 将上述中药用水进行煎制,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4天。
1.3观察标准
   对比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1.4治疗有效率判定标准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皮损部位皮肤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表明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较差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总和。
1.5统计方法
   SPSS20.0为本文运用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描述运用(±s),用t检验;n(%)/x2检验为计数指标描述方法,两组指标数据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时P<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最终所获得的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对较长,两组之间的差异值较为明显(P<0.05),见下表1。


3讨论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中青年人一种高发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和易反复发作等特征,且多发生于女性群体。由于发病后反复出现的红肿、干屑、水泡及瘙痒等临床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并会使患者的面部美观受到影响,因此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若患者未能得到良好的自我管理,当皮肤抓伤后易发生感染现象,从而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当前临床针对面部过敏性皮炎主要采取西药进行治疗,依匹斯汀胶囊为竞争性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及组织胺释放,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过敏症状的作用[1]。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病毒增值。但由于病情反复发作,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及副作用,因此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本文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应用于该病患者的治疗中,且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中医将本病归属于“桃花癣”范畴,其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风热外袭所致肺失宣降及卫气被郁,当外邪久蕴便会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进而邪郁发于肌肤,进而引发丘疹、瘙痒之症。因此治疗应该采取凉血润肤、清热解毒及祛风止痒为主[2]。而本文中采用的自拟方消风汤加减,方中添加的当归具有补气和血的功效;石膏清热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丹皮镇静降温、解热镇痛;白芷祛病除湿、排脓生肌;凌霄花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蝉衣宣散风热、透疹利咽、祛风止痉;桃仁活血祛瘀,诸药合用最终能够有效达到活血化瘀、凉血润肤、清热解毒及祛风止痒的目的;同时结合西药治疗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最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治愈速度[3]。
   由上可知,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疾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尽早治愈。
参考文献
[1]郭彩霞.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035(004):586-588.
[2]滕政闻.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应用与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026):141-142.
[3]李琳婕.荆防汤联合LED红、黄光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四川中医,2018,v.36;No.412(03):168-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