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单县希望中学朱玉春 274300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专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组成有两种形式:县招聘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师改行的“二把刀”。前者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学校日常的信息技术应用,后者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从实践中学习,成长较慢。无论怎样,两种教师都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摸索,才能不断成长。
做为信息技术教师要能主动的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根据学校实际,建设好学校的信息化。在许多学校信息化运用还只是停留在基本运用层面,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也不是很广泛,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发多种应用,引领教师走上信息化道路。
第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对于学校的信息技术来说,多的都是常规的计算机的常规运用和日常的桌面维护,但这些问题却能很好的考验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能为教师赢得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赞许,成就自我。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常年的桌面维护中不断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当自身的能力提高后,就会去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改善自己的维护方法从而减少问题的出现。教师就实现了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
每一个问题都是你成长的阶梯,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把试金匙。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所学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实际岗位上,不同的计算机、不同使用习惯的教师和广泛的软件运用所产生的问题却涉及广泛,刚毕业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就捉襟见肘。然而在处理每个问题时,如果你去研究和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和预防,同时了解这一问题的系列问题的解决办法,那么假以时日你就是学校的“专家”,同行的“大虾”。
第三、常思,常想促成长
常言道:不要只顾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看远方。基层信息技术工作任务重、工作面广、地位低,感觉像“勤杂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专业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要学会处理压力,第一、改变思想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这种心情不好要做,心情好也是做,你愿意心情好还是不好?这样心态马上调整过来了。第二、科学安排时间,在上班的单位时间里根据计算机里的程序优化原理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制定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效率高了时间就有了,对于处理的问题经常去思考,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有结果了就可以写下来形成自己的问题处理集。多学习,知识爆炸的时代就知识最不值钱,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迅速,一定要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技术革新。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第四、总结反思,借鉴创新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而且还要在总结的基础进行反思.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开展教学的综合能力,尤其要具有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在教学中反思,完善教学行为的能力.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考尔德希德曾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个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要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这是取得成功的策略与捷径.借鉴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它起着积累经验的作用,不借鉴前人或成功者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绝对不行的.但在借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聪明才智,要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大胆创新。
总之,处在基层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我价值。主动融入学校集体,以实现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促成自我的发展。教育能成就专家、专家也能引领教育,从身边做起,放眼将来,下一个身边的专家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