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吴贤文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自主探究能力,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

四川省凉山州安哈镇新营小学 吴贤文   615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自主探究能力,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能力;提升方法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技术方法、多种渠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此外,数学教师还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路程上有更多的收获。
        一、自主探究能力概述
        自主探究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下所提倡的一种新式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力,并通过调动多种感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的主动方式去积极地获取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过程当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就在身边,知识就在生活当中,要从生活当中去发现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结合生活当中的例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明白数学知识的价值,明白其内涵和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当中不断地总结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这种结果是由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得出的,并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给他们的,所以这样的方式更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不容易遗忘。同时,用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思考数学更深层的知识,并总结出更多的知识规律,使他们更加乐于探究数学知识内涵。由此可见,自主探究能力在学习数学中格外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数学眼光看待事物,寻找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度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不断进行思考,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促进其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2]。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并利用各种方法和教材让学生能够完整地看到图形的制作和画法,让学生能够提起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制作或者绘画,由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学的效果。
        (二)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布置课堂作业或者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实践来得到数学结果,从而提升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刻记忆,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图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关于角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明白角的内涵,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3]。
        (三)给予学生关怀,实现因材施教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容易出现上课开小差、不专注的情况,再加上其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学习方法,所以会出学习跟不上过学习理解不清楚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放下教师的角色,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日常,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理解以及学习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学生关怀,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自信,使其更加喜爱数学学科[4]。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过程当中,部分学生对数字并不敏感,所以学习过程当中会稍显吃力,教师这时就应该放慢讲课的速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消化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产生成就感,促进其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进行探究。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并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慧.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4):116-116.
[2]韦春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0):0046-0046.
[3]黄鑫.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8):0008-0008.
[4]高红春.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