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注中成就深度阅读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谢婉珍
[导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积极自主的阅读过程,学生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记录灵思、体验与感悟以供回味。在阅读实践中,笔者着重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有效批注:课前自由批注,激发自主阅读;课中专题批注,深化个性理解;课后拓展批注,优化阅读内涵。让阅读因批注而精彩。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江教育集团      谢婉珍

【摘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积极自主的阅读过程,学生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记录灵思、体验与感悟以供回味。在阅读实践中,笔者着重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有效批注:课前自由批注,激发自主阅读;课中专题批注,深化个性理解;课后拓展批注,优化阅读内涵。让阅读因批注而精彩。
【关键词】批注  阅读   文本   个性化理解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过程,它要求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记录灵思、体验与感悟以供回味。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的批注,能让学生静心地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升阅读能力,实现深度阅读。
        (一) 课前自由批注,激发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带着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课堂,因此,学生进行预习批注是非常必要的。预习时,可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批注的思考方向,让学生读、思、写结合,从疏通文字、质疑问难、赏析评价等方面做阅读批注。
        1、文章段落处
        初读课文时要边看边思考,并用精炼的语言把每段的主要内容写在该段之后。这样的批注有利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如给《小英雄雨来》每个部分写一个小标题,写出《尊严》每段的段意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识记、注释处
        这类批注主要是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给生字列出形近字或分析易错部件、标段序及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等,一些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句,通过查工具书或参考资料,把查询结果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样做既有利于帮助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记忆。
        3、语言精湛处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及表现手法的精湛处提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见解、疑问,并把它们写在书本的空白处。
        (二)课中专题批注,张扬个性理解
        在课堂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关键点、难点,挖掘有语言学习价值的素材,引导深入研读批注,提升阅读层次。此时,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和静思默想的空间,引导反复的读悟,从而对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立意主旨的纯正深远、人物形象的丰富生动等,有更深的感悟。这种专题批注是对文本的深层次的再思考、再创造,全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像。
        1、深有感悟处
        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所感悟处将自己的感想、体会批注出来。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锤炼了语言文字。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学生对聋哑青年的忘我精神有很深的感悟。在充分地阅读思考后,学生在书上写下了各种感悟批注。
        生1:看了整整一天,只知道观察金鱼的各种姿态,连肚子饿了都没有感觉,真是“忘我”啊!
        生2:周围的环境那么喧闹,而青年没有任何反应,他眼睛里是鱼,心里想的也是鱼……
        字里行间,孩子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不仅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
        2、语言精妙处
        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读者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可以对动词、修饰语、经典语句等语言精妙处进行赏析评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许多文章都有一些经典的词句,它们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往往能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经典词句进行探索作批注是十分必要的。
        如《童年的发现》中有一经典句子:“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概括了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的遭遇,也写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有学生在句旁批注道:
        每个人都难免会受到一些误会,那些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不惜受到迫害,我们还有什么误会是不能忍受的呢?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与文本的会晤交流中,学生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产生立体而多元的感悟,在与实际的联系中,进而深入地领悟文本的内在含义。
        3、语句困惑处
        学生在读书时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词句,并由此产生疑惑。教师指导学生适时批注下自己的疑惑,以便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解决。
        如《妈妈的账单》一课,小彼得写给妈妈的账是60芬尼,而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却是0芬尼,两份账单对比鲜明,学生往往会产生困惑。学生在文本旁作了批注:
        难道妈妈十年含辛茹苦的付出,只是0芬尼吗?妈妈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去教育小彼得呢?这是一份值多少钱的账单呢?……在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白母爱的无私。
        学生在困惑处质疑,带着疑惑去细细品读,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阅读思考,一种阅读挑战,一种阅读探索。
        4、文本空白处
        许多课文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需要或者由于篇幅的限制,留下许多“空白”,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些空白点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教学时要找准“空白”,让学生阅读思考,用自己的见解、情感来充实文中的人物或事物,拓宽文本的情境,升华自己的认识,得到新的感悟和收获,创设出更完美的意境。补白式批注称得上是与文章的第二次对话,是对文本内容最好的个性化解读,又使作文和阅读达到了高度融合。
        《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中,残疾青年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来帮助一个爱看书的小孩,文中仅写了他的表情、动作及语言,而人物内心活动却是一个“空白点”。为此引导学生批注,许多学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一愣——这孩子没有卖掉马草,那不就不能看书了吗?可他是那样的热爱看书,我该怎么帮帮他呢?
        一亮——哎,有办法了!我先买下他的马草,让他可以心安理得地看书。
        认真地看——你的马草又嫩又新鲜,我看上了你的马草!
        冲里屋喊——妹妹,我想帮助这个爱看书的小孩,请你配合我,好吗?
        通过想象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填补文本的空白点,去挖掘谎言之“美”,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立体地诠释了文本内涵,真是一举两得。
        (三)课后拓展批注,优化阅读内涵
        1、课后合作批注
        课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补充与延续,引导他们在课外多拓展文本,写一写直接与文本对话的批注,把各种感悟、理解、思考、评价写得更加的深入。
        如: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对父与子的了不起,但也有学生对结尾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在空白处写下了批注:
        灾难是无情的,假如这位父亲最后挖出的是一具血迹斑斑、惨不忍睹的儿子的尸体,那父亲又会如何呢?他还会信守对儿子的那一份承诺吗?
        这样的批注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想象,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是批注的升华,是学生的一种再创造,是最能体现学生主动创造精神的一种深层次的批注。
        2、课后延时批注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富有个性色彩,不同时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学生学习课文后,经过一段时间再重新阅读、回味,其思想、认识、情感会比原先的想法有所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改和提高,又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批注不光是批注文章,也是批注自己的思维,批注自己的感受,批注自己的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孩子个性化体验的平台,为孩子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个性在阅读中尽情飞扬:,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让课堂绽放出个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夏立新《批注式阅读:阅读教学走向真实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学参考   2007.6
3、刘荃《“自赎”与“回归”: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新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0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