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言符号系统,提高文言理解能力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杨林松
[导读] 理解能力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有的同学非常认真的记笔记,但是学习效果一般。久而久之,对文言学习失去信心。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如果能构建一套简便易记的符号来学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   杨林松

摘要:理解能力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有的同学非常认真的记笔记,但是学习效果一般。久而久之,对文言学习失去信心。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如果能构建一套简便易记的符号来学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文言符号;构建系统;理解能力
        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是中国语言的根据所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一直是语文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因为文言涉及的知识点纷繁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笔者在九年的教学生涯中,看到无数学子为学好文言文,而努力到极致——凡是有文言的地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原文已无法辨识。课内文言背得滚瓜烂熟,但遇到课外文言文即刻被打回原形。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文言文理解能力呢?大多数老师也是鼓励学生多读多记,熟能生巧。为学好文言文,大多数学生也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不厌其烦,天天早读拿着书读,提前把课本上的生难字词的注释、特殊句式等标注在原文附近。老师上课时有问必答,对答如流,课堂看似精彩纷呈,但学生能力是否提升,从平时的测试就略知一二。以笔者学校为例,文言翻译均分不到5分,语境默写均分不到3分,部分普通班更是不忍直视,文言教学成效惨不忍睹。
        在此背景下,结合我们薄弱学校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掌握科学的、系统的记忆方法,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提高文言理解能力。结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摸索,和通过对学生在平时作业和测验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一套简易易懂的文言记忆方法——符号记忆法。具体如下:
        一、构建符号系统
        文言文中有很多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需要强化理解记忆。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各知识点下还有细分知识点。如果全用汉字来标注,工作量繁杂不说,给理解记忆也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我认为在阅读理解之前,很有必要先构建一套简单易记的符号(准备多种颜色的的笔),便于理解记忆,具体构建情况根据自己理解参考如下:““””表示通假字 ;“()”表示古今异义现象 ;“→”表示词类活用现象(箭头左边写词性,可用字母代替;右边写上活用现象);“△”表示一词多义现象 ,常用义不用写,不常见的可以标注;“—”表示重点实词,线下注明词性;“﹍”表示虚词,线下注明用法;“-·-”表示判断句,在标志线下加点;“﹏△﹏”表示被动句,在标志线下加三角形;“Ⅴ”表示省略句,在省略的地方补上省略成分;“Ζ”表示宾语前置句,在动词下加字母“V”;“—←= ”表示定语后置句,中心语下加双横线,修饰语下加单横线,用箭头符号指向中心语;“Ζ”表示状语后置句,在介词下加“△”;“[]”表示固定句式。(因有些特殊符号插入比较困难,导致排版错位,本文所举部分例句对于特殊符号用语言描述,敬请谅解。)
对于这些符号,在平时记笔记时就要经常运用,课后及时巩固,强化理解记忆。养成用简易符号代替大量文字记笔记的习惯,不仅能保持原文干净整洁,不干扰记忆,还能加强思维的再加工,在读课文        时借助符号理解字词句子。坚持下去就能为今后的古诗文默写和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符号运用示范
        1.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北“冥”有鱼 (《逍遥游》)
        2.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
        3.词类活用
        而后乃今将图南(名作动)(《逍遥游》)
        择善(形作名)而从之(《师说》)
        4.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在“者”“也”下标注)(《逍遥游》)
        5.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6.状语后置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添加调换符号,在“以”下标注)(《寡人之于国也》)
        7.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在“爪牙”“筋骨”下标注单横线,在“利”“强”下标注双横线,用箭头指向前者)(《劝学》)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在“宾客”下标注单横线,在“知其事”下标注双横线,用箭头指向前者)(《荆轲刺秦王》)
        8.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添加调换符号,在“有”下标注)(《烛之武退秦师》)
        大王来何操(添加调换符号,在“操”下标注)(《鸿门宴》)
        9.固定句式
        [奈何取之尽锱铢] (《阿房宫赋》)
        10.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Ⅴ(之)俱去(《鸿门宴》)
        寓形Ⅴ(于)宇内复几时(《归去来兮辞》)
        三、推广效果反馈
        自从摸索出简易符号法来理解记忆文言后,对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展开了实验教学。开学之初,把符号及运用的方法以清单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着示例在课本上把自己能理解的标注好,课堂上检查完成情况,课后不定时抽查对符号的理解程度。一开始学生不太习惯,因为担心如果笔记过于简单会给后期的理解记忆带来负担,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发现了符号法的优势。背诵文言知识再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源于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文言教学需要不断摸索,行之有效即是良策。我们只有不断吸收前辈的优秀经验,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的感悟,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莲秀.高中文言文教法探究--符号法[J].课外语文,2018(8):104.
[2]黄涌澜.用不同符号标示法突破文言阅读关[J].中学教学参考,2014(28):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