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邹美菊
[导读] 随着新课标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部分教师仍固守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单一老旧,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阻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根据目前存在的体育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常胜分校 邹美菊 213200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部分教师仍固守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单一老旧,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阻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根据目前存在的体育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策略;氛围;习惯
        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关于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是体育知识的具体化和综合化。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是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健身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整合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以及情感态度,是教师在教学中确定学科的课程标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价的标准和依据,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基本的技能体系。
        剖析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其运动认知能力就是学生获得、评价和转化教师所传授的体育健身知识、运动健康知识以及相关的运动技能等,它会随着学生主观意志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变量因素包括学生的思维理解和感悟活动,能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健身的意识和习惯。顾名思义,健身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完成既定的体育运动任务、通过参与时间进行强化练习、持续健身和比赛运用的决策能力,表现了学生运动的内在动机、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是自主健身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深谙新教育改革的重点,掌握时代发展的规律,从大局观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增强互动教学,创设开放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结果和目标达成,情景创设能强化体育课堂的自由性、开放性和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丰富实用的体育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和理解。在开放性的情景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多样化的运动训练方式,积极主动地完成训练任务,大部分学生都能采用自主学练的方式,结合教师的指导和示范进行反复练习,大大提升了锻炼效果。


也有部分学生能积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地进行搭配组合,发挥自己的长处,互帮互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快掌握规范动作和相关技巧,提升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2.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纽带,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有更强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借此创建一个轻松、平等、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构建一个融洽的学习集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转变传统教学单一呆板的形式,转化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推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关注自我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完善教学形式,发散学生思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不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还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进行大胆的新思维创造。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依据,通过知识的深究和拓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在大胆的想象中创新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体育知识和思维创造相结合,能培养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本质,归纳总结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完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的核心在于时间和空间,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选择体育活动,并引进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
        4.讲解健康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体育核心素养中包括了正确的体育知识和基本的运用技能,体育是锻炼身体的活动,但是缺乏技巧、不正确的体育锻炼不仅无法强健体魄,还不利于身体健康发展,所以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其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专业的技能训练。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知识的缺失,这已经成为阻碍体育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专门开设健康知识讲解和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如运动前必须热身、运动后不能喝冷水、投篮的技巧以及预防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办法等等,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健康知识理论框架,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
        总之,要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诸多内容,引导学生内外兼修,丰富其体育运动技巧和文化内涵,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
[2]李百通.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运动.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