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常韶鹏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常韶鹏
[导读] 在当前素质教育当中,体育学科受到高度重视,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提升肢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为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奠定保障。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及习惯,可以对学生的一生发展产生正面影响。

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办清河学校   常韶鹏  

        在当前素质教育当中,体育学科受到高度重视,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提升肢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为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奠定保障。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及习惯,可以对学生的一生发展产生正面影响。除了应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情感态度的引导入手,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应该对当前课堂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真正满足学生在体育运动当中的多元化需求。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并与体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主要包含了健康行为、体育品格和运动能力等内容。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走跑跳投等技能,而且要养成顽强拼搏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运动中保障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降低运动风险。因此,应该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加快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
        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程度不足,在教学当中无法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个人发展遇到阻力。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及特点的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有可能引发身体的损伤问题。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且枯燥,未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乏味,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只关注学生在运动能力上的进步情况,未能从运动习惯、体育道德和健康知识等方面入手开展多元化教学,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实施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实施效果,会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更加专注和高效。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感染力,通过生动有趣的开场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探索体育学习的相关内容,确保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活跃性。在技术动作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小游戏等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从而提升其课堂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注重对体育动作的深入讲解,通过自身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尝试,使其能够在把握动作要领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习自信心。在示范中也可以采用反面教材,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动作,使课堂导入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整体运动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意志品格
        良好的意志品格,是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困难的关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此为重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很多体育项目单纯依靠学生的个人力量无法完成,比如足球、篮球等等,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在小组当中展现自身运动才能,共同完成体育课堂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综合运动水平和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弥补自身性格上的不足。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分派小组任务,使其在体育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在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能够相互鼓励和帮助,有助于学生坚强意志的塑造,使其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三)融入游戏活动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将其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无论什么样的游戏都具有自身的规则,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在选择游戏类型时,除了应该确保其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及兴趣爱好外,还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动作难点和要点,提升学生的整体运动水平。针对学生在游戏当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分析,当学生违法规则时应该及时指出,使其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提升体育道德素养。注重游戏难度的合理设置,既要避免难度过大而造成身体损伤,又要防止难度较小而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四)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在运动水平及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个人水平的基础上,掌握丰富的运动技巧,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有的学生天生体质较弱,在安排体育运动项目时则应该合理控制训练量及训练强度,防止对身体造成危害,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的学生意志力较为薄弱,教师则应该在教学中加强鼓励,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突破体育学习的瓶颈,养成顽强拼搏、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消除他们在课堂当中的紧张情绪,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五)讲解健康知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却忽视了健康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为此,教师应对健康知识进行总结与筛选,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中予以渗透。注重应急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注重对自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护,包括了伤口处理、包扎和消毒处理等等。此外,还应该对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讲解,防止学生由于运动方法错误而引起的肌肉、关节损伤等问题。比如在长跑过后应该及时进行身体放松而非呆在原地不动,以使身体获得良好的放松。对于健康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和习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科学核心素养。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然而,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和教学方法单一,会导致在核心素养培养中遇到困境,教学任务的推进遇到阻碍。为此,应该通过实施课堂导入、培养意志品格、融入游戏活动、注重因材施教和讲解健康知识等途径,促进教学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