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敖秋叶
[导读] 在小学教学阶段,一些教师的作文授课思路落后,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因而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脱离生活、空洞肤浅、想法单一,而且上下文缺乏衔接。如果教师能在作文教育中有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一小学   敖秋叶   655500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一些教师的作文授课思路落后,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因而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脱离生活、空洞肤浅、想法单一,而且上下文缺乏衔接。如果教师能在作文教育中有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思维导图;运用
        前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线语文教师必须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善于使用思维导图这种写作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形成一种脑图形式。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变得轻松,学生的写作压力显著降低。
        1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只有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才能写出丰富生动的内容,围绕作文题目进行合理、广泛拓展。生活和写作关系密切,因为学生的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观察生活的能力,才能写出好文章。在写作训练中,用思维导图来连接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例如,对于“难忘的”这个主题,首先教师进行举例,用案例进行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概理解此类题目的写作形式和内容,避免学生跑题,教会学生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和经验。在写作内容定位上,以“难忘”为中心词,拓展出难忘的景色、难忘的人、难忘的事等主题,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角度思考,结合实际拓展写作的范围,学生的思维也会较为灵活。例如,采用倒叙手法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把写作分段和写作主旨当做一级分支,让学生补充一级分支的内容。比如第一段写难忘的事情带来的结果,第二段写事情的起因,第三段则描述经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扩充写作创意、作文事例、段落结构和主旨内容,而后仔细修正和推敲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这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提升作文的质量。
        2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思维训练
        学生的思维可塑性较强,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思维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再现思维的过程,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写作构思,丰富思维导图的中心和分支结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训练自己思维的过程,也会越来越善于规划自己写作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坚持,而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作文来判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活用各种思维导图,用线条图形和色彩来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课堂中的思维训练应具备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提前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确保思维训练的有效性。比如在随堂作文写作中,规定某个主题词场景,而后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联想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解放大脑突破思维定势,想到更有创意的写作话题,提升写作的质量。



        3用思维导图增强表达的逻辑性
        在结合作文教学和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一些学生在写作中会陷入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的困境。为了保证自己的写作时间不超出教师要求,学生往往会采取强行添加内容,忽略文章上下逻辑的方式来凑字数,这样可能导致作文词句不恰当、结构错乱。想要解决这方面问题就,需要从根源来纠正,用思维导图来设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中心。使用思维导图中的箭头和图示来呈现作文的逻辑结构,明确上下衔接关系。在确定文章立意的基础上,保证写作逻辑的正确性。例如,以成长为话题进行写作,这个话题较为灵活,范围较大[1]。学生可能难以进行深入发掘,在写作时习惯性的把成长理解为自己的年龄成长,写作内容浮于表面。这类作文主题较为宽泛,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掘作文立意,从不同的深度和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层层深入、打破常规套路。第一,在黑板上标记中心词,而后标出学生能想到的其他关键词,作为分支[2]。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加入植物的成长、动物的成长、自身的成长。第二,要求学生随意选择一个分支进行想象,把自身心境的成长和周边事物的变化联系起来,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成长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来完善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利用这种方法明确文章的层次,提升作文的可读性和逻辑性[3]。
        4用思维导图培养发散性思维
        许多学生缺乏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想不到写什么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话可说。结合写作教学和思维导图,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为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然后使用思维导图来设计作文的结构,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以“人生态度”为话题进行写作时,教师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的中心标记“人生态度”这个关键词,而后围绕人生态度进行发散性思考,把自己可以想象到的内容当做思维导图的分支。在发散性思考中,学生能想到诗词中作者的人生态度、自己对待困境的态度、伟大人物做事的态度等等,进而补充各个层次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采用举例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路,引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歌。古诗词中往往包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能让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能激活学生的自主思考,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即便是学生想到的内容和作文主题关联性较小,也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散,以此激活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发展联想力和想象力。
        综上,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和思维导图,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力和逻辑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宇飞.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21(25):27-28.
[2]张淑敏.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外语文,2021(09):13-14.
[3]何仲宽.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考试周刊,2021(23):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