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沈梅华
[导读] “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指将德育课程与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等全方位结合在一起的德育课程体系。简而言之,也就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可以在该学科的知识学习与实践参与中感受德育启导。因此,以立德树人为关键,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打破传统应试德育,创新素质教育,以此通过全面德育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江苏省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沈梅华

摘要:“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指将德育课程与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等全方位结合在一起的德育课程体系。简而言之,也就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可以在该学科的知识学习与实践参与中感受德育启导。因此,以立德树人为关键,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打破传统应试德育,创新素质教育,以此通过全面德育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德育课程;课程一体化;建构;实践
        前言:
        近年来,素质教育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都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因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引入“一体化”理念就是顺水推舟,创新与实践高度统一。然而,就德育课程本身而言,始终有部分教师在实际实践教育中,由表不及里。因此,明确遵循德育教育规律,倡导“育人教书”理念,使学科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可以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打好根基。
        一、建队伍,树楷模,切实落实言传身教
        为了能有效实现“德育课程一体化”,各大中小学校都需要依照学校自身的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将学校的德育课程与文化科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等联动建设,以此保证学校的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细化学科教育。即学校为实现“德育课程一体化”,组织相应的德育一体化讲座、活动、培训等,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如此一来,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前提,不但可以在新课改标准下积极创新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实际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塑造积极向上、耐心负责、执着追求的教师风貌,使自身成为德育教育的最好资源,肩负起德育教育所义不容辞的德育责任。例如:学校组织先训后岗活动,让教师队伍定期接受德育培训,而后再将所学内容加以实践,形成良性的德育检验。抑或是学科教师自身主动挖掘所教内容的德育元素,将其贯彻落实在整个课程教育活动。
        二、定目标,明方向,全方位开展通力合作
        “德育课程一体化”要求的德育教育必然是能够打破传统德育教育局限的新型德育教学模式,也必然能够改变原本德育教育的“孤军奋战”模式,使德育在全学科教育中都体现高效、明确的教育价值,切实塑造整体德育氛围,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因此,要想实现这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目标,使之切实的渗透在学校每一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德育方案”优先制定,以及“课程标准”优化制定,以此将细化的学生品德培养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作为细节性方向纳入整体德育教育目标。


例如:学校组织思政教师与其他文化课教师一起成立专门的德育课题组,相互分享自身的德育思路,而后集中研究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关联的可渗透“时机点”,逐步形成独特德育方案。同时,促使学校教务处、督导室与相关系部形成合力,相互监督又相互配合,以此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现奠下根基。
        三、抓落实,管联动,实现德育与管理一体化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最主要的目的始终是让学生实践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学习加以检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受用终生。因此,从“培养学生良性行为习惯”这一角度展开德育改革就可以发现,这不仅需要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还需要学校从管理角度,将学生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为学生打造和谐、平等、自由的德育实践氛围,隐性发挥暗示作用,以管促教,以教督管。即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首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入手,制定详细的起床、跑操、早读、自习、就寝等管理制度,细化每一项目的管理内容,实现德育与学生管理联动的全过程覆盖。其次,制定学生礼仪规范,在原本的上下课教师问候基础上,灵活加入礼仪知识渗透,让学生了解详细的站姿、坐姿等相关礼仪,内化于心。最后,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德育主题活动中,积极丰富实践内容,加深德育与管理的巧妙联动,促进德育效果灵活提升。
        四、重激励,树信心,实现德育与综合素质评价一体化
        在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将德育教育深化、拓展,除了让实践活动为总德育任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明确感受德育激励,重塑自身学习自信,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因此,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自然不能使相关教学评价仅停留在原本的课堂范围中,还需要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综合多元评价高效结合。即在丰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学评价亦明确创新评价方法,增多相关评价内容。如:以多元评价、互动评价、双向互评等方式打破原本的单一教师评价。改变仅以学科书面考试为标准的陈旧考核体系,加入实践操作考试。如:除开书面考试,组织相应的校级定期“校之星”评选、“班之星”评选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平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有方向的前进。大胆展示、客观互赏,从实际体验感受中收获启迪,学到本领,受益终身。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的德育教育需要,在德育课程中引入“一体化”教育理念,可以真正意义的让德育与美育、智育、劳育等有机结合,完成德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全方位统一。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学会的德育原理用于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际落地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建云.一体化德育课程开发技术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2020(11):32-34.
[2]许家烨.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述评[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0,5(01):85-97.
[3]张志勇.省域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9(Z1):4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