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有效思考的策略研究 林书坤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林书坤
[导读] 众所周知,思考乃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前提,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数学教师需着重锻炼儿童的思考能力,借助不断思考提高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以及敏感度,有效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经常遇到一些不爱思考、不爱学习的儿童。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何庄学区小林小学  林书坤

摘要:众所周知,思考乃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前提,儿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数学教师需着重锻炼儿童的思考能力,借助不断思考提高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以及敏感度,有效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经常遇到一些不爱思考、不爱学习的儿童。为此,教师需由儿童问题着手,对其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引导儿童进行有效思考,进而促使其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促使儿童进行有效思考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思考
        前言:一直以来,在小学课程之中,数学教学都属于重要内容,通过数学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儿童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之外,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想,这对儿童的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引导儿童进行有效思考,这样才可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为此,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促使儿童进行有效思考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开展视图教学,引导儿童进行积极思考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由儿童兴趣着手,着重激发儿童的数学兴趣,促使其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以及探究。针对认知能力比较薄弱的儿童,数学教师可先对其感兴趣的一些教学方式进行了解,同时通过合适手段对知识进行导入,这样可以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例如,开展“10以内加法”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借多媒体对图片进行展示,图片中包含数量不同的事物。例如,图片1呈现的是动物园的地图,地图当中出现了2只大象、3只松鼠、4只老虎、5只长颈鹿。此时,数学教师可提出问题:假设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动物园,从图中能够看见哪些动物?当儿童回答以后,数学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现在老师把图片关掉,大家是否还能说出地图当中的动物吗?具体包含多少种动物,具体对应多少只?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查考儿童反应能力以及思考状态。之后,教师可对动物园当中动物的真实图片进行展示。图片2为大熊猫园,树上有2只熊猫,地上有3只熊猫,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熊猫园当中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儿童学会数数以后,可以学习计算。教师借多媒体进行展示,儿童对“10以内加法”有关知识进行学习之时,能够被图片吸引,之后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儿童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儿童的数学意识以及思维能力。
        二、对数学游戏进行整合,强化儿童自主思考的意识
        在儿童世界当中,游戏乃是课余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借助游戏,儿童能够得到心灵方面的满足以及身心方面的愉悦。


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借助游戏进行新课导入,通过数学游戏促使儿童进行知识学习,让儿童在游戏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有效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强化儿童的自主思考这种意识。
        比如,开展“位置”教学期间,教学之前,数学教师可组织儿童进行“蒙眼寻位”这个游戏,借此进行新课导入。教师可在课下与儿童一同把桌椅摆成圆形或者正方形,在中间留出一定空间,便于儿童做游戏[1-2]。儿童可以通过猜拳这种方式决定扮演蒙眼人还是普通人。扮演蒙眼人的儿童需要对普通人所在位置进行辨别。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儿童在游戏当中进行积极互动,促使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
        三、利用儿童好奇心,积极培养儿童的问题思维
        其实,儿童的好奇心好似一把双刃剑,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可以提升儿童的学习动力,相反,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儿童具有的好奇心加以合理利用,把其转变成问题思维,着重培养儿童有效思考这种习惯。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对问题进行设置,可以引发儿童的好奇心,促使儿童带着问题进行听课,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促使其进行有效思考。比如,开展“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对趣味性的导入环节进行设计,借多媒体对视频短片进行播放,让儿童对短片当中包含的三角形的数量进行观察,同时把三角形按照面积大小进行排序。这些有趣卡通图案三角形可以吸引儿童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借此引发儿童进行持续思考,这样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考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对故事情境进行创设,促使儿童保持良好思考状态,促使其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比如,开展“负数”教学期间,针对儿童而言,很难理解这个概念。为此,教师可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比如对超市购物情境进行创设,让儿童带着一些人民币到超市当中购买清单上的物品,然而带的钱无法对物品进行全部购买。采购活动以后,数学教师可让儿童对差的钱数进行自主统计,之后引进负数概念[3]。借助上述游戏环节,儿童可以在真实情境当中对负数含义进行体验,同时在生活场景当中对数学具有的实际用途进行了解。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积极鼓励儿童展开深入思考,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除了有助于培养儿童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之外,同时还能创设良好教学氛围。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积极开展视图教学,引导儿童进行积极思考,对数学游戏进行整合,强化儿童自主思考的意识,利用儿童好奇心,积极培养儿童的问题思维,进而促使儿童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易清华.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66.
[2]朱烨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11-413.
[3]沈映俊.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平台——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求知导刊,2020(26):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