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理”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践行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陈莉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时,说理的价值非常突出,而知“书”则可以让说理价值体现得更加明显,在教师恰当指导方法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有效解读教材,并把握教材之中各项要点内容,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陈莉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时,说理的价值非常突出,而知“书”则可以让说理价值体现得更加明显,在教师恰当指导方法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有效解读教材,并把握教材之中各项要点内容,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为此,现分别从指导学生理解概念本质、细读教材文字,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让知“书”达“理”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践行有章可循。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理念背景之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当力除传统灌输式教法,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教学活动达到师生共同参与、彼此交往互动的效果,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要求在说理课堂上的落实难度尤其大,此时教师一方面要给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指引,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有鉴于此,教师应当重视知“书”达“理”即基于教材所做出种种说理指导的意义,使学生在知“书”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一、理解概念本质
        在小学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各学科中,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其中很多概念均是利用符号或公式才能准确表达出来,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说理教学时,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使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本质,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自己的理解,让概念内涵本质成为其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完成这项知“书”达“理”任务。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认知外部世界的初级阶段,对于数学的理解也远远未能达到理性化的水平,所以教师便需要利用浅显易懂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体会到教材有关概念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内化的效果。举例来讲,当教学至“有余数的除法”内容时,教师需要以教材为中心,在说理课堂上指导学生复习除法的概念,并深刻理解余数除法的内容,再利用大量的实际演算训练,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具体运算方法,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感受表达出来,使之进一步体会到有余数除法的本质在于表内除法概念的深化。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还可以采取“说理”加“提问”的形式,要求大家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真正用“说理”的形式,把教材中的概念内化为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细读教材文字
        学生细读教材文字,让自身的审题能力得到培养,是知“书”达“理”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践行的又一要点,它承继前面所述理解概念本质环节,进一步强调了学生以“说理”为目标的教材应用。在这方面,因为受年龄与理解能力的限制,低年级小学生实际上是处于劣势状态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自身指导者定位的价值,在审题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使之在文字阅读时更加主动而高效地筛选有用信息,通过找到关键词等方法,细读教材文字,利用教材文字,为说理学习的优化提供便利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对问题产生比较快速且准确的判断,说理目标自然实现。举例来讲,当教学至“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部分时,教材中的大量加减法计算内容均带有较强的标志性文字,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审题,在准确把握题目相关联关键信息的前提下,达到接受说理,且对问题快速又准确判断的效果。像第二页第四题:“上午摘了38个(西瓜),下午摘了46个(西瓜),(1)一共摘了多少个?(2)运走60个,还剩多少个?”教师可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这些文字描述,指导学生细读教材文字,提取关键信息,掌握有价值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在题目里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关键信息?学生回答:一个姐姐在摘西瓜,我们知道她上午摘了多少,下午摘了多少,现在需要知道摘西瓜的总数,还有运走之后剩下的数量。教师继续提问: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呢?学生回答:先用加法计算,再用减法计算。这种细读教材文字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在审题时,迅速提取题目里面的关键词,准确快速地找到有价值信息,这和教师鼓励性的语言相配合,将对说理课堂的完善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三、巧用教材插图
        在关于知“书”达“理”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践行问题上,教材插图尤其适用于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也就是说,低年级的数学教材本身便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识兴趣取向,能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让教学内容配合以学生易于接受的丰富插图。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将教材内的插图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插图所带来的无限乐趣,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逐渐养成在插图阅读中接受说理的兴趣与能力。举例来讲,当接触到数数的内容时,如果能够注意到教材中内容丰富的图片,则学生一方面会以非常快乐的心态欣赏鲜艳的色彩与丰富的场景,另一方面也将获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此,教师可做如下引导:同学们,你们能够在书里面的图片中,看到哪些信息呢?学生回答图片里面有气球、大树、小朋友、……教师继续发问:非常好,你们还能够看到哪些和数字有关的信息呢?学生纷纷给出答案,看到几只气球、几棵大树、几个小朋友……可以说,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之下,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之下,学生可以非常自觉地接受插图的说理,并主动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同时把画面信息与生活信息、数学理论等联系起来,最终培养自我数学意识,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四、整体把握教材
        最后,知“书”达“理”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践行,要求小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知识的深处感受说理。我们知道,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直接表达和精神载体,在教材中所呈现的每个课时内容、每道例题均包含了特定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材之中所呈现的内容也经常与一条线索、一种方法、一个道理相关联。在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有必要深入探索教材精神,给学生提供整体把握教材的机会,让学生在深入浅出的教法引导之下,寻找线索、发现方法、感受数学原理,进而灵活地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这可以说是说理教学的至高境界。举例而言,当教学至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及关联性,并主动思考两位数加法、三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三位数减法的解决方法,形成相关知识的整体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以方便学生意识到整体把握教材的作用及实践操作方法。事实证明,当学生做到这一点,便可以起到新旧知识同化的理想效果,从知“书”到达“理”的思维变化将上升到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在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时,从整体角度把握知识间的延伸拓展脉络,把“理”“说”到关键的点上。
        总结:
        因为说理的对象是低年级小学生,所以说理教学的实践便应当慎之又慎,以避免教师说理与学生理解之间出现隔阂,当说理教学以“知书”为主要形式时,这一问题尤其应当引起注意。按照笔者的观点,将指导学生理解概念本质、细读教材文字,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视为教学重点,是几种兼具深度与广度尝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雷富玉;叶荣灼.知“书”达“理”——基于教材解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24-25.
[2]陈淑娟;罗鸣亮.因“学”而来 循“理”而归——福建省第三届“明师之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9,10:98.
[3]李明春.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