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张帆
[导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大势所趋,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现出学生的独特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市   张帆   5410000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大势所趋,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现出学生的独特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可供学生开展独立创作。这是美术教育的独特之处。美术教育是小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征,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缺少独立性
        目前,部分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出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独立性的问题,原因有二。其一,小学课堂的课堂纪律相对较难控制,相较于其他学科,美术课堂的形式自由度又较高。教师为了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往往会布置形式较为简单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模拟某个模式开展绘画创作。这种方式可以较为有效地统一学生的行为,便于教师在监管的过程中注意到“不和谐”的因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其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课堂问题要在课堂中解决,而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逐一点评的方式效率较低。部分美术教师会以美术鉴赏为主题,只提供美术作品要求学生模仿绘画,并以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1]。
        (二)忽视深层次艺术教育
        小学生虽然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想象空间的成型需要较多的现实素材作为支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多为从家庭到学校的“两点一线”模式,即使能够在假期旅游,其能接触到的艺术素材往往也相对有限。因此,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媒介,理应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艺术素材。但从教学实际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部分教师只会为学生提供简单的绘画素材,忽视开展深层次的艺术教育。学生长期接触逻辑简单且不存在深层内涵的艺术素材,其想象力难以在较广阔的空间内释放。这种教育形式容易将学生的眼界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创新
        (一)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感知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进一步学习的主要动力,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想将美术特有的魅力有效地发挥出来, 则可以合理地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等提升美术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是网络设备,更好地从视觉器官刺激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在美术课堂中结合教学情境播放一些音乐, 从听觉器官刺激学生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合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阶段以及教材内容和教学环境等进行有效综合,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转化为行动。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将课堂中的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享受美术的乐趣,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住美术的核心知识点[3]。
        (二)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特征拓展课堂活动形式
        具体来说,就是要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和外部环境,加快建构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做到彼此信任和尊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运用美术课程的可操作性、自由性等优势特征,深入拓展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例如,在“儿童版画创作”的教学设计中,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协作学习,进而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材料制版,去感受创造之美。首先,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主题的设计;然后,将完善后的草图复制至较厚的吹塑纸板或白板板上,借助专门的美工刀刻画出画面造型多余之处,亦可剪裁完好后粘贴于吹塑纸板或白板纸上,营造出看似凹凸不平的阶梯感;接着,完成画面的印刷,将宣纸平铺于已经着墨的纸版上,压按印刷完成版画作品。这种现场实践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美术新材料的认知程度,体验新技法,特别是同一底版可以印刷出若干张同样的画面,学生亦能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和欣喜感。当然,学生还可以借助微信、QQ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在微信群里互相展示,体会交流学习经验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由创新的潜质。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
        基于美术知识的抽象性和繁杂性,倘若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的硬性灌输是收效甚微的,这样不仅无法调动起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直接影响到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成长特征和学习需求等,巧妙应用视频、动画、影像等教学资源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以充分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打造美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之一。例如,在教学“快乐卡通”一节内容时,这节内容很受小学生的关注和喜爱而且有深刻的印象,倘若只是枯燥地讲授抽象的美术知识,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师须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本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内容丰富的课件,在课中播放给学生观看欣赏,这些资源都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一些片段,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和《蜡笔小新》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这些动画片段所吸引;接下来,教师可设置情境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以答疑解惑的路径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确保整堂课的高效、高能。
        (四)加强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
        一幅画不仅是一个艺术品,还是培养人们道德与情感的工具。所以说德育教学和美术教学是可以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学习美术时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绘画水平和审美意识,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所以把美术教学与德育教学进行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绘画时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优良品质,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关于家乡及祖国壮丽风景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绚丽的文化特色和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让学生感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美学意识还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提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成为一名有道德修养,品质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也不断的加强学生在品德方面的教育。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育注重美育,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艺术修养的重要媒介。而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有对艺术的基本感知能力,而且要具有基本的创造和创新能力。简言之,将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切入点,借助美育的特性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看十分可行。
参考文献:
[1] 徐文婷.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 美术教育研
究,2019,(24):138-139.
[2] 顾敏.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9,16(03):169.
[3]王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2):106.
[4]刘翠.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探析[J].艺术教学与研究,2018(7):172-175.
[5]杨秀香.基于高效课堂构建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2020(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