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5月   作者:聂欣宇 王首杰
[导读] 积极心理学可以改善人体的身体状态,也可以在心理上建立积极的自我反馈机制,激发潜能,获得心灵的能量。

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   聂欣宇  王首杰  063000

摘要:积极心理学可以改善人体的身体状态,也可以在心理上建立积极的自我反馈机制,激发潜能,获得心灵的能量。而当今大学生普遍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日益繁重的学业、就业竞争所困扰。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培养心理健康、充满幸福感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积极心理学
        引言: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预防与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这一方面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大疏忽。本文主要探索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
        尽管教育部门多次发布文件强调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高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机构流于形式,实际效果极其有限。例如,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测验,以此为基础制定心理档案,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发展却置之不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关注也不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班级辅导员负责。班级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不足,实际运作能力欠缺,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被动状态。此外,高校只重视过程,为测试而测试,忽视了测试的结果,没有针对性地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应付工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丧失了实际意义。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当今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尚不够明确,大学生往往是已经形成了心理问题之后,才去寻求学校或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大学里的心理干预滞后是很大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未能考虑到学生长期发展与身心持续健康的需要,只将目光聚焦于已凸显出来的部分,疲于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功在日常的重要性。大学不仅要帮助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关注全体学生心理状态的波动,向学生宣传灌输自我检测、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尽早解决问题的思维观念,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大减少问题发生的频率。
        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诠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完善与创新课内外教学、实践和管理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高校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的环境氛围。围绕积极心理状态的养成,以课内课程与课外实践为双抓手,双管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覆盖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全覆盖。要发挥各年级各班辅导员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及时收集更新在校学生信息,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要关注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如家庭经济情况等;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主动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为学生的心理问题留下隐患。


这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学习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广泛地开设选修课,如家庭心理学、心理卫生等,这些选修课不仅吸引对于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吸引一些在自己的心理问题上有困惑的学生,未雨绸缪,方便学生自主地探索,纾解心理。此外,创新选修课的教学形式与内容是吸引学生选修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选修课堂要避免填鸭式的教育或者枯燥乏味的说教,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手法,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力。时代的发展进步,要求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制定符合现实并且长远的心理教育目标,完善创新心理教育方法,及时根据学生需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高校要努力增加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完善与创新课内外教学、实践和管理,为大学生成才之路保驾护航。
        (二)基于“人际场”的研究
        在我国目前教育背景下,教育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师生关系应该融洽,教师要用正确的、积极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学生,使学生激发自我潜能,同时教师也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使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可以树立自己独特的人格,成为自由、完善的人,更好的全面发展。正确与高效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孤独、自卑等负面情绪,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支持,而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归属性,使得学生可以培养幸福快乐的健康心态。所以,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注重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合力完成,达到培养组内感情基础的效果,也可以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共同成长,让他们可以在竞争的氛围中学到合作,并且树立起健康的心态,这一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学。
        (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自媒体等受到学生的青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灵活性、及时性和隐蔽性特点,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与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的沟通,避免泄露学生隐私。高校可以通过网络隐蔽的方式随机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相关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困扰。
        结束语
        我国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问题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我国国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具体进行。所以,高校应该合理地使用积极心理学,充分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原理以及实践特点,尽全力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进而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况,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素.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纺织服装教育.2019(05):383-385+393.
[2]解颖.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林区教学.2019(09):115-117.
[3]李畅.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福建茶叶.2019(06):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