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盲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环保教育渗透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2期   作者:吴晓霞
[导读] 本文主要以盲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环保教育渗透方式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新课标下盲校小学教学现状为依据,从创设问题情境、借用实物、融入游戏环节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盲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环保教育渗透方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吴晓霞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以盲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环保教育渗透方式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新课标下盲校小学教学现状为依据,从创设问题情境、借用实物、融入游戏环节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盲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环保教育渗透方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盲校;小学数学课堂;新课标;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176-01

        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地球,由于我们人类的随意破外,她现在已经伤痕累累,曾经让我们人类体会到生态灾难的危害,提醒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燃眉之急,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但对于盲校学生来说,他们无法通过视觉感知外部世界。因此,教师应多采用听觉及触觉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这两方面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另外,要想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环保意识,教师应变革旧有的数学教学方法,重新寻找能将环保教育与数学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且该模式能被学生接受。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情境教学中
        盲校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盲校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盲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事例创设情境,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另一方面巧妙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环保教育,使盲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接受环保教育,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养成垃圾分类、节约的良好习惯。
        盲校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一课中,教材编排的例题是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一个星期,对于全盲生来说,骑自行车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有些盲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骑上自行车,因此很难体会教材例题中提到的“上午骑了40千米”。于是,教师根据盲校师生开展的课题研究“将视障学生对特定环境问题的态度转变为行为的行动研究”中的案例创设情境,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近两年,我们开展环保研究工作,开展了节约用水、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废品回收、植树等活动。上个学期,五年级学生开展回收废纸活动,第一次卖废纸收入32元,第二次卖废纸收入90元,第三次卖废纸收入28元,从刚才老师的介绍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及时向学生讲解,学校为一个班学生一个学期免费提供的盲文纸大约是140元,五年级同学收集一个学期用过的作业本、练习本、包装盒等卖给废品站,收入150元,相当于一个班学生一个学期作业本费用,以后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纸、塑料瓶整理好,拿去卖,收入供班级使用。这样一来,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既轻松学习数学知识,又知道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二、将环保教育融入实物教学中
        盲校新课标提出,视力障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建立空间概念等方面的发展。盲校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触觉、残余视觉等优势潜能,强调选择合适的辅助手段补偿视觉缺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为学生潜能开发、生活适应、社会融入等方面奠定基础。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盲生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他们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加与环保教育有关的教学用具,将环保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习“认识图形(二)”这一单元知识时,盲生无法通过视觉直观感受各类图形的区别,这时教师可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充当教学道具。例如在认识图形四边形时,教师可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教具装进盒中摇晃发出声响,用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并引导学生猜测,当学生注意力被吸引之后,再让学生分别从盒子中拿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教具触摸,初步感知四边形。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盲文课本,并触摸封面后说出形状,教师沿着这个话题深入,引入环保教育,将书本纸张是如何制作而来的,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不浪费纸张的好习惯。
        在进行环保教育时,除了正面的宣传引导,教师还可举出不环保的危害,让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上立体的全面了解环保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圆柱与圆锥”这一知识内容时,考虑到盲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将电池、空的饮料瓶、圆锥形生日帽等作为教学辅助用具。让学生先触摸这些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以及定义。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圆柱与圆锥”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电池为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如果不正确处理废弃电池,那么电池中的汞将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污染土壤中种植的蔬菜水果,而人类因为吃了这些被污染的农作物,身体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将环保教育融入游戏环节中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爱玩好动,如果教师一味的压制学生好玩的天性,往往会适得其反,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数学教学上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讲授基础数学知识,然后再布置习题给学生,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厌烦,也因此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爱玩这一天性,适当的在数学课堂上设置游戏环节,游戏内容可以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数学游戏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一举两得。
        在设置游戏问题时,可尽量将数学知识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例如可将游戏问题设置为“曼曼家的水龙头每天要漏一升水,那么曼曼家每个月流失的水是多少升?”、“欢欢今年十二岁了,她从八岁起,每年的三月都会去种树,每次种六棵树,请问到今年欢欢一共种了几棵树?”、“丽丽和朋友章章每次去购物都自带购物袋,假设使用环保购物袋能避免四个塑料袋被消耗,丽丽和朋友章章在四月购物三次,请问她们避免了几个塑料袋被消耗?”等等,让学生进行抢答,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让学生在玩中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盲校小数数学教师应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将环境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采用不同方式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洪.让盲生“看到"数学之光——论盲校数学教学特点与方法创新[J].新校园,2015,(2):66-67.
[2]陆雪芳.浅谈如何提高盲校数学教学实效[J].现代特殊教育,2013,(6): 34-36.
[3]贺燕.生活化在盲校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15,(13):372 -372.
[4]盲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版)
[5]吴镇芬.小学数学课堂环境教育渗透略谈.读天下(综合),2018 (5):17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