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德育视野,让爱国主义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2期   作者:胡学周
[导读] 小学音乐教育是启蒙性质的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是关系到学生以后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学校的音乐课堂必须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以发挥音乐的真正价值,让音乐中的节奏变化、优美旋律、真挚感情,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激昂的共鸣、团结的和谐、行动的统一,并将这种精神力量贯彻到平时的学习、劳动、生活中去,由此培养他们的意志,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进入一个创造性的发展成

胡学周    湖北省巴东县神农中小学  444300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启蒙性质的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是关系到学生以后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学校的音乐课堂必须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以发挥音乐的真正价值,让音乐中的节奏变化、优美旋律、真挚感情,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激昂的共鸣、团结的和谐、行动的统一,并将这种精神力量贯彻到平时的学习、劳动、生活中去,由此培养他们的意志,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进入一个创造性的发展成长阶段。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172-02

        习主席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音乐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健全的人品、塑造高尚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音乐要用艺术美的甘露浇开孩子们心灵中美丽的花朵,才能将审美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一、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与信息技术手段配合渗透爱国因素
        音乐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爱国主义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众人划桨开大船》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恰如其分地表现,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会更加淋漓尽致。在学生学唱《看龙船》时,可适时播放屈原的动画故事,再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进入歌(乐)曲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如教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用多媒体展示战场上战士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感人画面,让学生体会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表现音乐的特点。这样既能准确地表现歌曲,又能激起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用爱国主义设计音乐课型,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音乐课型很多,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认真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爱国主义于各种课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学会歌曲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爱国的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时,让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如:欣赏《保卫黄河》一曲时,结合今年建国70周年,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四、巧用多媒体课件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说给教师上音乐欣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也使多媒体课件在这里发挥出了巨大的辅助作用。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活动之中
        结合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看,会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用多媒体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用视频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每周的升降国旗活动,高唱《国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时机;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校举办的大型的“红歌大家唱”和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激情飞扬,爱我中华”歌咏比赛活动中,不论是《长征组歌》还是《歌唱祖国》,一曲曲激昂优美的歌曲,既唱出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又激发了同学们的凝聚力和集团荣誉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唱水平,真是一举多得。
        六、妙用爱国主义旋律,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旋律是音乐教学中一种最优美的煽情艺术,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了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还抓住了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了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了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总之,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音乐教师应该用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爱国主义在音乐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胜于空洞的语言说教,可以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学校音乐教育要寓教于乐,主动承担起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尹军增.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J].学周刊,2013(24).
[2]张秋红,丁素娟,辛宁.浅议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3]杨林.关于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