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脾虚痰浊证用药规律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   作者:臧玉涵1,王凤1,唐维我1,张会永2
[导读] 目的:分析代表医家健脾化痰的方剂的用药规律。
        臧玉涵1,王凤1,唐维我1,张会永2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
        目的:分析代表医家健脾化痰的方剂的用药规律。
        方法:通过古籍数据库收集符合健脾化痰原则的方剂,应用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总结脾虚痰浊证的用药规律。
结果:收集符合标准277首方剂,涉及中药139味。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人参等;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药物五味频次最高的是辛味;药物归经频次最高的为脾经;药物功效以止咳平喘为主;聚类分析得到19个聚类项,其中单方组4个,复方组15个;得到关联规则14条。从结果上看,陈皮→厚朴甘草,生姜→大枣,陈皮→厚朴白术,茯苓→人参白术半夏,白术→生姜人参陈皮,茯苓→前胡,陈皮→厚朴人参是最常见的配伍组合。
关键词:健脾化痰法;文献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用药规律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rule of medic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resolving phlegm.
Methods: Collection of prescrip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resolving phlegm through the database of ancient books, using frequency frequency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association rules and other analysis 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rule of medication for spleen deficiency and phlegm turbidity syndrome.
Results:Collect 277 prescriptions that meet the standards, involving 139 Chinese medicines. Among them, pinellia, tangerine peel, tuckahoe, licorice, ginseng, etc. ar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e four qi of medicines are mainly warm;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dicine is pungent;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dicine is the spleen meridian; the efficacy of the medicine is to relieve cough Mainly anti-asthmatic; cluster analysis obtained 19 cluster items, including 4 unilateral groups and 15 compound groups; 14 association rul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tangerine peel → Magnolia officinalis licorice, ginger → jujube, tangerine peel → Magnolia atractylodes, Poria chinensis → Panax ginseng,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ginger and ginseng tangerine peel, Poria → Peucedanum, tangerine peel → Magnolia ginseng are the most common compatibility combination.
Keywords: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resolving phlegm; literature data mining; cluster analysis;
        脾虚痰浊证的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内经》没有“痰”字,但是有“涕”、“唾”、“沫”的文字描述,这是《内经》时代医家对有形之痰的认识。至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痰饮病篇,提出“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为脾虚生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隋唐两宋时期,痰证理论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单一病症到多病种,脾虚生痰的概念也逐渐清晰,逐渐被医家重视。至明代,出现大量以健脾化痰为主要组方思路的治痰方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在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中以“痰证”“源流”作为检索词,查阅与痰证源流发展相关的文献从中对痰证发展有较多论述的医家;在中医智库和中医典海等古籍库中,以医家的名字为检索词,检索相关医家的著作,并在著作中以“痰”“脾”“痰饮”作为检索词收集相关方剂。
1.2研究方法
1.2.1纳入标准:
        (1)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古籍,主治中包含“痰”或“饮”且方剂中包含健脾化痰药物的方剂
        (2)两宋至清代治疗主治为“痰”且符合健脾化痰原则的方剂
1.2.2排除标准:
(1)组成相同的方剂仅纳入最早出现的方剂
(2)主治不是“痰”的方剂   
(3)其方剂组成不符合健脾化痰原则的方剂
(4)无名称的方剂
1.2.3技术路线

1.3数据规范
1.3.1方剂收录:将符合标准的方剂信息包括时代、方剂出处、方剂组成分别录入Excel表格,形成初始记录表,如图1。

1.3.2药物名称规范:中药名称描述具有多样化,不利于整理分析,故根据《中国药典》[1]和《中药大辞典》[2]将收录方剂中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若《中国药典》和《中药大辞典》中均未有此药的收录,如“北梗”,以其在处方中的原名称录入。此外,方中出现过芍药,赤芍和白芍三种,无法考证方剂中具体使用的是哪一种,故将三种均统一以“芍药”为名称进行统计;茯苓,赤茯苓和白茯苓三种均统一以“茯苓”为名称进行统计。
1.4统计方法:按照时代划分,应用SPSS26.0对纳入方剂中每种药物的四味五味、归经、分类进行频次频率分析,以及聚类分析;通过SPSS Moldeler18.0统计软件,利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结果
2.1方剂分布情况
        在中医智库和中医典海中进行初步检索,得到方剂631首;去除重复方剂以及不符合健脾化痰原则的方剂354首,剩余方剂277首。此277首方剂出自30本古籍,具体见表1。

2.2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


图2 药物校正对照图
2.4药物性味归经、分类的统计
        由于一部分药物在《药典》和《中药大辞典》中查询不到性味、归经、药物分类等信息,或是现今已不入药,因此将其去掉,分别是:北梗、甘菊、丁香树皮、粟米、半夏曲、蛤蜊粉、小麦芽、白螺蛳壳、茅香花、葛花、秫米、猪牙皂、松萝、杜衡,剩余125味中药。将125味中药的性味归经整理如表2、表3、表4和表5。
        由表2可知,此125味中药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温性药、寒性药、平性药、热性药、凉性药。其中温性药使用频率最高,占所有药物的44.8%。

        由表4可知,此125味药的归属脾经的药物最多,为62次,占所有药物的19.1%。

2.4药物聚类分析
        将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PSS 26软件进行R型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见图3。聚类结果分为单方组和复方组,具体如下:
        单方组:
        C1:陈皮;
        C2:白术;
        C3:半夏;
        C4:茯苓;
        复方组:
        C5:神曲,麦芽;
        C6:青皮,沉香,肉豆蔻,丁香,木香,砂仁,豆蔻,槟榔;
        C7:白术,泽泻;
        C8:干姜,藿香;
        C9:黄芪,五味子;
        C10:诃子,草豆蔻;
        C11:人参,生姜,大枣,厚朴,当归;
        C12:肉桂,附子,高良姜;
        C13:麦冬,山药;
        C14:细辛,旋覆花,芍药;
        C15:柴胡,杏仁,甘草,桔梗,枳壳,前胡;
        C16:天南星,白矾;
        C17:黄芩,黄连;
        C18:枳实,香附;
        C19:天花粉,大黄;
        

2.5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SPSS Moldeler18.0统计软件,利用Apriori算法对284首方剂中使用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表8。
        由图3可见,当最小支持度设置为10%,最小置信度设置为80%时,得到关联规则14条,其中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7条,四项关联规则2条,五项关联规则2条。

3讨论
        脾虚痰浊证属于痰证的一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指出,脾虚痰浊证是由于脾虚失运,痰湿蕴所致。临床以体胖困重,容易疲劳,神疲、嗜睡,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濡缓,伴见食少,腹胀,便溏等为特征的证候。
        在痰证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对脾虚痰浊证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本研究从历代医家遣方用药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期望能为脾虚痰浊证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1纳入方剂的分析
        由于脾虚痰浊证在古代并未有具体命名,历代医家对其说法不尽相同,故通过证型名称在数据库中检索的方式并不适用,因此选择从代表医家作为切入点,在代表医家的著作和大型方书中寻求对于脾虚生痰的治疗方剂。即便如此也不能将所有相关方剂都纳入,可能造成一部分数据的损失。
3.2用药频次分析
        由于中药在古籍中的名称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统计分析前,根据《中国药典》和《中药大辞典》对药物的名称进行了校正,最终由277首方剂中提取出139种药物。其中出现频次≥10次的定为高频药物。
        高频药物中使用频次超过100次的药物是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甘草、人参、生姜,其中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为二陈汤的组成药物,后世医家常以二陈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化裁以治疗各种痰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则组成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导致的一系列证候;若两方相合,则为六君子汤,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与脾虚痰浊证的治疗相合。
3.3药物性味的分析
3.3.1药物四气的分析
        在药物四气的频次频率统计结果中,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温性药可以温化痰饮,且脾胃气虚治应温中健脾,使脾气恢复健运的状态;热性药其热性强于温性药,但是同样具有温化之能。其次是寒性药,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家对“痰”的认识由“寒痰”“冷涎”扩大到“热痰”,故在治疗痰证的时候,会根据病情的寒热性质加减治疗,此时寒性药和凉性药得以应用。平性药药性平和,多具有补益之性,在使用过程中补益脾胃气血,使中气充足,脾气健运,又可防止药物过猛伤及脾胃。
3.3.2药物五味的分析
        在药物五味的频次频率统计结果中,苦味药的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辛味药和甘味药。中医认为苦能燥湿,辛能行气,甘能补益,具有此三种性味的药物配合使用,燥湿以祛湿化痰,行气使痰随气消,补益脾胃气血使水谷精微正常运化,达到健脾化痰的效果。
3.4药物归经、种类的分析
3.4.1药物归经的分析
        在药物归经的频次频率统计结果中,归属于脾经的药物最多,为62次,其次是肺经、胃经、肝经和肾经。其中痰与脾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较为系统的论述,而历代医家也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可见痰的成因与脾关系密切,故治疗也多从脾论治;肺主通调水道,也是痰的形成中重要的一环,且“肺为贮痰之器”,有形之痰由肺咳吐而出,治疗之时多用肺经之药可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肝主调达,调畅气机,推动气血津液运行,而痰为津液之异名,若气机郁滞,则化生痰浊,故在治痰的过程中加以入肝经之药,可调气机,化痰浊。肾与肺相似,有调节全身津液的功能,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留,也会有痰的产生。
3.4.2药物分类的分析
        在药物分类的频次频率统计结果中,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解表药、补虚药、理气药,四者共占48.6%,然后是温里药和清热药,这与高频药物功效分类结果相符合。其中解表药的部分,在方中主要不是起到解表作用,而是止咳、化痰等作用,例如生姜、前胡。止咳化痰平喘药为治疗痰证的主要药物,性味多为辛苦,具有辛散燥湿之性。补虚药是用来补益人体气血脏腑的药物,脾虚痰浊证的病机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脾气虚损,脾气不运导致痰浊内生,因此在化痰的基础上运用补益气血、脾胃的药物能够从病因上对脾虚痰浊证进行治疗。理气药多具有辛散之性,长于调畅气机,推动气血津液运行,减少痰浊的产生。
3.5药物聚类分析
        49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了19个聚类组,其中包括单方组和复方组。
        单方组中,
        C1:陈皮;
        C2:白术;
        C3:半夏;
        C4:茯苓;
        此四组聚类中陈皮、半夏为化痰常用药,白术茯苓为健脾利水常用药,四者相合为治二陈汤,是治痰的基本方剂。
        复方组:
        C5:神曲,麦芽;
        本组聚类共有2味药物组成,均属于消食药,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能改善脾虚痰浊证中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的症状,又能保护起到保护脾胃的作用。
        C6:青皮,沉香,肉豆蔻,丁香,木香,砂仁,豆蔻,槟榔;
        C8:干姜,藿香;
        C10:诃子,草豆蔻;
        此三组聚类中的药物性味偏于温热,且多具有行气之效,既可防止水液停留变生痰浊,又可以运行已生之痰。
        C7:白术,泽泻;
        此组聚类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泽泻利水渗湿,《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养五脏”,二者配合使用可起到补脾胃中气,利水渗湿的作用。
        C9:黄芪,五味子;
        C11:人参,生姜,大枣,厚朴,当归;
        C13:麦冬,山药;
        此三组聚类中,绝大部分属于补益之品,黄芪、人参、大枣补益中气,当归补血,麦冬、山药、五味子可补阴液,生姜大枣相合顾护脾胃之气,而厚朴辛温归脾胃经,《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温中,益气”。
        C12:肉桂,附子,高良姜;
        此组聚类包括3味药物,均属于温里药,能温中散寒,对于脾胃虚寒疼痛可以起到温散脾胃寒邪的效果。
        C14:细辛,旋覆花,芍药;
        C15:柴胡,杏仁,甘草,桔梗,枳壳,前胡;
        C16:天南星,白矾;
        C18:枳实,香附
        此三组聚类中的药物或可祛痰,或可行气,或祛痰行气兼具,在针对脾虚痰证的治疗时,可根据病情、病位以及兼夹症状选择组合使用。
        C17:黄芩,黄连;
        C19:天花粉,大黄;
        此两组聚类中共有4味药物,均具有清热之能,可针对脾虚痰浊,日久化热之证。
3.6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将284首方剂的药物组成通过SPSS Moldeler18.0统计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当最小支持度设置为10%,最小置信度设置为80%时,得到关联规则14条,其中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7条,四项关联规则2条,五项关联规则2条。在14条关联规则中,与陈皮有关的为10条,虽然陈皮在药物分类上属于理气药,但是陈皮也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尤其适合脾胃气滞、痰浊中阻导致的病证。且14条关联规则中,出来生姜→大枣的组合之外,剩余的13中组合均能体现健脾化痰行气的治疗原则,可见对于脾虚痰浊证的治疗,健脾、化痰、行气,均是常用治法。
        由表中可见,14种组合中绝大部分都能行气健脾化痰,但是各有侧重。其中最常见的是陈皮→厚朴甘草,陈皮理气化痰,厚朴燥湿健脾,甘草既能缓中调和,还能清热,此种组合重在行气化痰,消除已生治痰浊;而茯苓→人参白术半夏,则重在健脾和中,补气化痰。说明古代医家在治疗脾虚痰浊证时并非一味补脾化痰,而是根据患者当前的病情轻重缓急有选择性地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古代治疗脾虚痰证以温中健脾化痰行气为主,痰浊为标,脾虚为本,临床治疗应根据痰浊与脾虚的轻重缓急以及病情兼夹进行辩证治疗。本研究借助古籍数据库对脾虚痰浊证古方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从多角度分析用药规律,符合中医理论,为临床脾虚痰浊证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支持。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汉)张仲景撰;于志贤,张智基点校.金匮要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06
[4](南北朝)陈延之撰;高文铸辑校注释.小品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06
[5]孙思邈著.千金翼方[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03
[6](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08
[7](唐)王焘撰.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09
[8](宋)杨士瀛著.新校注杨仁斋医书  仁斋直指方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
[9](宋)杨倓(子靖)辑.杨氏家藏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06
[10](宋)朱佐编撰;郭瑞华等点校.类编朱氏集验医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3
[11](宋)陈无择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1
[12](宋)严用和原著;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组,湖州中医院整理.重订严氏济生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0
[13](宋)陈承等著;彭建中,魏富有点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08
[14]王怀隐形等编;郑金生,王惟刚,董志珍点校.太平圣惠方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08
[15](宋)赵佶编.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0
[16](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7](金)李杲撰;彭建中点校.脾胃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08
[18](金)刘河间撰.三朝名医方论  宣明方论  卷1-6[M].宁波:宁波汲绠斋,1911
[19](元)朱震亨著;彭建中点校.丹溪心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08
[20](明)龚廷贤原著;朱广仁点校.万病回春[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04
[21](明)孙一奎撰,凌天翼点校.赤水玄珠全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36.01
[22](明)徐彦纯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玉机微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8
[23](明)李中梓著;王卫等点校.医宗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04
[24](明)李梃著;金嫣莉等校注.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2
[25](清)陈士铎著;张灿玾等点校.石室秘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04
[26](清)陈士铎著,陈士铎医学丛书  辨证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5
[27](清)陈士铎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辨症玉函(附脉诀阐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1
[28](清)林佩琴编著;钱晓云校点.类证治裁[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07
[29](清)张璐著;李静芳,建一校注.张氏医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06
[30](清)李用粹.证治汇补[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05
[31](清)傅山原著;欧阳兵,张成博点校,傅青主女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01
[32]张存悌主编.傅青主医学全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