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   作者:李宁琳
[导读] 目的:针对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病理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李宁琳
        湖北省宜城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宜城  441400


        【摘要】目的:针对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病理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同时归纳其临床特点。方法: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占总数比15.00%,15例;不典型平滑肌瘤占总数比13.00%,13例,普通型占总数比64.00%,64例,奇异型占总数比3.00%,3例;恶性潜能未定占总数比3.00%,3例,肉瘤占总数比2.00%,2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显示为良性,其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细胞,细胞异型与核分裂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而瘤细胞的异型性与核分裂基本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结论: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依据是患体细胞的丰富程度、瘤细胞的异型性大小以及核分裂等组织学特征,具体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普通平滑肌相同,需要注意强化随访。
【关键词】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价值;临床特点
        存在于子宫平滑肌瘤与肉瘤之间的肿瘤,就是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1]。主要类型包括富于细胞型、奇异型、不典型、恶性潜能未定等[2]。这类肿瘤通常为良性,在组织学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特征,但是无法充分证明为平滑肌肉瘤[3]。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病理诊断与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关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依据,这100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年龄范围40-60岁,平均年龄(55.23±1.49)岁。通过组织学诊断,其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占总数比15.00%,15例;不典型平滑肌瘤占总数比13.00%,13例,普通型占总数比64.00%,64例,奇异型占总数比3.00%,3例;恶性潜能未定占总数比3.00%,3例,肉瘤占总数比2.00%,2例。对其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1.2方法
    全部组织块均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进行固定,切片方式为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奥林巴斯显微镜下,依照细胞的丰富程度、瘤细胞异型性与核分裂情况为指标,经人反复阅片,经过高倍视野,对核分裂情况进行辨别,同时进行计数,每例至少50倍高倍视野,然后折算为10HPF所含的核分裂数。
        手术前影像检查:100例患者手术前均进行盆腔位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的检查,探查到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大小不等。其中肌壁间肌瘤74例,黏膜下肌瘤15例,合并肌壁间肌瘤5例,浆膜下肌瘤5例,阔韧带内巨大平滑肌瘤3例,肿块最大体积为10*9*7厘米。
1.3观察指标
        细胞丰富程度、细胞异型与核分裂的关系;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平滑肌瘤的细胞异型及核分裂情况;交界性与普通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细胞丰富程度、细胞异型与核分裂的关系
    100例患者均视为子宫平滑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不经特殊处理。肿块的特点为:灰白色、较硬,切面呈现漩涡状结构,存在假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各种类型的平滑肌瘤在整体上差异不大。表1为细胞丰富程度、细胞异型与核分裂之间的关系。

2.3交界性与普通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
    100例患者中,最多见的症状就是患者的月经量增多,其次压迫症状与下腹疼痛也比较多见,剩余部分无显著临床表现。除去子宫肉瘤的病例数,交界性组包括富于细胞型、奇异型、不典型以及恶性潜能未定,共计34例,剩余64例为普通类型组,两组患者的基本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表3为交界性与普通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

3.讨论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15例;不典型平滑肌瘤13例,普通型64例,奇异型3例,恶性潜能未定3例,肉瘤2例。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显示为良性,其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细胞,细胞异型与核分裂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而瘤细胞的异型性与核分裂基本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的100例患者,依照其临床表现,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与普通平滑肌肿瘤的差异性不大,术后病症表现与普通平滑肌瘤类似。因为交界性子宫平滑肌肿瘤在临床病症表现中并不存在恶性特征,预后表现良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与普通平滑肌瘤相类似。交界性肿瘤,就是在组织形态或生物学行为中,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结合文章的研究,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相较于普通平滑肌肿瘤,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细胞丰富以及存在细胞异型[4]。但是相较于子宫肉瘤,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病理性核分裂不够显著[5],并且具备非常相近的临床表现,采取的临床治疗方式也不存在明显的差别,手术前仅仅依赖单纯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很难对其进行定性诊断[6]。
        综上所述,子宫平滑肌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依据是患体细胞的丰富程度、瘤细胞的异型性大小以及核分裂等组织学特征,具体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普通平滑肌相同,需要注意强化随访。
        
参考文献:
[1]王鑫.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J].饮食保健,2020,(37):36.
[2]董潇霄,于晓辉.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47(3):336-339.
[3]张萍.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回顾性分析[J].大医生,2020,5(14):126-128.
[4]李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特征及P53、PCNA表达的意义[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24):94-96.
[5]肖瑾.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合并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1例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177.
[6]董潇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86例临床分析[D].辽宁:大连医科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