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期   作者:谈佳、何艳、罗珍玉、罗颖华
[导读]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谈佳、何艳、罗珍玉、罗颖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宁市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标准的心理测评工具,以及自编一般情况的调查表,对护士参与规范化培训前、规范化培训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规培后护士的强迫、焦虑、人际敏感因子与规培前比较,呈现出明显提升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护士SCL-90的强迫因子与EPQ-N、P维度得分、TCSQ的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与EPQ-E维度得分、PSSS总分及TCSQ的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规培护士SCL-90焦虑因子与EPQ-N、P的维度得分、TCSQ的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规培护士SCL-90的人际敏感因子与EPQ-N、P维度得分、TCSQ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PQ-E、PASS总分、TCSQ消极应对均为规培护士SCL-90的影响因素。结论: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差,而社会支持不足、消极应对方式和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将成为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健康
        为增强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国家卫健委明确规定,医院必须组织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延续,更是增强护士临床操作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1]。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对医疗护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通过全面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可达到积极创新规范化培训制度和效果评价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全面论述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某三甲医院2017年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要求入选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往届毕业生;剔除因妊娠或产后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不能继续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士。
        2017年该院共入职新护士124例,其中往届毕业生6例,规培1年后,辞职4例;规培2年后,辞职5例、妊娠及产后4例、调至分院区9例,最终纳入研究对象9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3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2.37±2.19)岁。学历:研究生1例,本科42例,大专49例,中专4例。)
        1.2 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医院护理部及人力资源部配合情况下,在规培前和规培后分别对规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用线上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对象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问卷填写,所有题目均设置为必填项,完成后点击提交即可。研究者在测评指导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1.3 测量工具
        ①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通过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9个因子的得分内容组合成为症状自评量表,而每一个因子需要将个体某方面的症状痛苦情况直观的反映出来[2]。严格按照5级评分来计算总分和9个因子的得分,而当分数越高的时候则表明心理健康的状态越差,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明显高于0.77。
        ②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问卷主要根据非认知的特征来对不同人格特征的3个维度进行分析,即内外向性(E)、神经质(N)和精神质(P)。
        ③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该问卷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方面共同组合成为应对特点的项目,并将其作为被试者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积极和消极态度[3]。
        ④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该量表主要涉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方面支持等内容,并将各个项目的分数加起来,所得出的分数越高则表示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规培护士的一般情况调查结果。采用检验来表示规培护士在规培前后的比较情况,采用Pearson来分析SCL-90与EPQ、TCSQ以及PSSS的关系,总结分析影响规培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且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规培前后SCL-90得分比较
        规培后护士强迫、焦虑、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明显低于规培前,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与规培前比较,P<0.05.
        2.2规培后SCL-90各因子得分与EPQ、PSSS、TCSQ得分的相关性
       

注:<0.05;SCL-90症状自评量表;EPQ:艾森克个性问卷;PA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3.讨论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明确要求护士积极参与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护士在参与基础护理学习之后快速从学校转变为临床角色,切实增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以便能够为临床中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充分认识到护士在规培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有效缓解护士在规培期间的负面情绪,让护士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同时,参与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需不断强化沟通交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切实增强护士的理论学习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护士的自我内控感和自我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王丽竹,向艳,邵清,等.驰援武汉ICU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0(S1):56-57.
        [2] 曾雪琴,于伟,黄宵,等.心理健康培训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20,041(006):65-67,封3.
        [3] 黄珺,刘义兰,胡莉萍,等. 三位一体心理健康培训平台构建与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效能的实效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6):4774-4777.
        
        
        
        本课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基金项目(GXPHN 2017-2)
        课题题目: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谈佳,女,本科,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   
        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