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刘佳慧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刘佳慧
        安徽省阜阳市中医医院  安徽省阜阳  236000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极大的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难度。自2019年12月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大民众生命安全,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行为主体,在积极配合国家以及卫健委部门组织的疫情防控行动外,医院相关工作仍在继续,并高度关注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患者心理健康,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传递人文关怀,凝聚力量,实现抗击疫情的胜利。
        关键词:疫情防控;医院;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2019年12月,武汉最早出现无法查明原因的肺炎病例,经过国内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最终确定是由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的病毒引发肺炎疾病,故此将疾病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该疾病具有潜伏期且传染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具有致死可能。确定疾病性质后,各大医院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并加强医院内工作力度,做好预防与患者综合干预工作,加强心理疏导、落实人文关怀,缓解患者内心的担忧与恐慌,营造稳定局面,为实现抗疫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一、疫情防控中的心理疏导
(一)用心陪伴、用心治疗
        疫情防控下,各科室严格根据国家卫健委部门给出的指示,做好各类人员的隔离工作,除治疗外的必须面对面,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在此期间,患者在病情与独处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忧思过重、心理负担加重情况,为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平台,利用微信、线上娱乐活动等手段配合多类形式,打破疫情期间彼此间沟通的阻碍[1]。例如,在日常换药、检查中防护服的佩戴使患者很难认真医护人员的“真面目”,医疗服务中佩戴疫情期间特殊制定的胸牌,粘贴医护人员照片,介绍姓名与职位,拉近医患之间的陌生感,并也为特殊期间带来了一抹温暖;各科室由护士长负责,指派护理人员建立微信群,将其看做一个大家庭,每日展开线上娱乐活动以及咨询服务,该为微信群内不仅有主治医师,还有专业心理医生、患者家属,每日通过交流、信息分享,给予患者安全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健康心理状况,鼓励与安抚患者,减少其不安与恐惧,在亲友、医护人员以及心理医生的共同支持下,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以及战胜疫情、恢复健康的信心[2]。
(二)改变患者认知与行为训练
        疫情期间高规格的防护标准,加之受疾病的影响,患者易出现孤独症谱系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思维,产生不良应对行为,为使患者疾病恢复后能够自动恢复认知,重新获得安全感,护理干预过程中,需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它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敌人,在疾病面前表现的懦弱与害怕,就是它进一步攻击的信号;督促患者每日接收正规渠道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资讯,掌握国家以及以全国所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成功治疗所作的努力,以及通过自身积极治疗逐渐恢复健康的案例,切勿听信民间小道消息,徒增自身心理负担。可借助微信群、电话等通讯设备,设置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患者住院期间有任何问题以及关于疾病救治上的任何担心,都可拨打咨询电话,由专业人员提供解答[3]。以上措施的目的均希望通过规范、专业的方法引导患者与提醒患者,在面对重大疾病时保持理性、积极心态,正确认知、引导行为健康。


(三)综合资源与力量,优化干预方式
        为避免心理、情绪的变化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全国义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已研发出集心率、呼吸、听觉、脑电波等多种信号采集功能于一体的虚拟视景生物反馈系统,可根据患者机体各部位传送信号的变化,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如在隔离期间,为减少医患的接触,可采用该模拟系统,在无接触下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将捕捉到的脑电波、心率等信号统计、整理,传回医院数据库,由医生以及专家认真分析数据内容,总结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知对应科室医护人员,及时展开心理疏导与调节工作,通过交流、人文关怀、实践活动,使患者生理与心理活动恢复正常,降低对机体功能与健康的负面影响[4]。
二、疫情防控中的人文关怀
(一)疏导负性心理,落实关心
        个体情绪的变化与表达随着其经历以及所处环境发生改变,临床研究中有报道证实个体在有效表达情绪时可发挥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疫情期间,积极主动关心患者,在交流与沟通中认真倾听患者关于内心以及情绪方面的表达,通过共情,表示出对患者的理解,并真正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患者所想、所忧、所感;引导患者积极表达情绪,不要将复性情绪隐藏,当医护人员剖析其内心真实想法过程中,不要急于否认与排斥,并可向医护人员申请宣泄、排解,通过合适的方法及时让负性情绪消失,减少情绪的波动,避免对机体免疫造成影响,加重对身体健康威胁[5]。而对于大量不善于表达自我情绪的患者,可鼓励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写日记、写文章、画画等,将自己的情绪描述出来,以便亲友、医护人员了解,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与手段帮助其进行缓解,鼓励患者坚持对健康的渴望,不要放弃与失去信心,情况严重时,也可及时介入专业心理干预。
(二)健全人文关怀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健全的人文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是构建稳定大局、实现民众生命财产健康的关键。面对疫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恐惧、焦虑、不安,甚至更为严重的抑郁以及过激行为,基于心理援助展开有效干预,真诚的向患者传递关心与关爱,让患者感受到紧急情况下仍然不缺少“温暖”与“温度”;而且受患者性格影响,表现出的危机反应存在差异,如长时间的独处有患者出现异常紧张与烦躁情况,频繁重复某件事,但又无法投入,对于这类患者要保障自身有较好的耐心,延长陪伴时间,日常期间保持与患者的密切联系,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身的重视,当其情绪以及心态稳定后,展开有效的心理疏导,以保障工作有效性[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于仍需住院治疗并接受隔离的患者来说,其内心较大的心理波动可以理解,但在现阶段高度发达的科技手段支持下,对于患者心理情绪以及障碍的了解更加准确与方便,从而可采取多种心理干预方式,提升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人文关怀的及时性,帮助患者激发自身在危机中的潜能,逐步重新恢复平稳的心理状态,从而不断凝聚与积蓄力量,勇敢的战胜病魔、战胜疫情。
参考文献:
[1]王文德.加强人文关怀凝聚全员力量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长城”[J].冶金企业文化,2020,32(3):31-33.
[2]刘亚梅,陈衍霏,卢泓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防控管理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0):4322-4324.
[3]张彦敏,周小东,温晓华,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激性心理障碍特点及心理疏导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7):27-30.
[4]王雪彦,郑明琳,徐珽,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药品调剂部门防控工作重点与措施[J].中国药业,2020,29(5):11-14.
[5]林岸芸,武彦,林秀娟,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市级定点收治医院产科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J].广东医学,2020,41(12):1198-1202.
[6]张英姿,王秀琼,柳颐龄, 等.COVID-19疫情期基于在线防控管理模式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门诊随访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16(2):144-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