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
陕西省榆林实验小学 719000
人文素养是在一定的文学载体、文化底蕴基础上渗透的一种精神;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的个性的张扬的肯定,对人的潜力可能性的确认。《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具备弘扬人文精神的特有条件,如语言本身的情感性、人文性、生命感,他所富有的灵魂与思想、精神与气度等等。
学生在语文主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能自觉、自主地汲取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广博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长远观点来看,是绝不可漠视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一种人生精神的陶冶。
一、强化人文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意识。
课堂主体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参与性的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失去课堂,教师的引导地位仍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课堂上,更是重要的是宏观上的一种方向控制。课堂上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词,不经意间,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感染。
古诗赏析时,除了一点文学常识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结合,查阅搜集资料,在学习的同时渗透中国古代文人为人为文的精神品质:杨万里的自然风趣,李白的飘逸洒脱,王维、陶渊明的恬静淡泊,范仲淹的忧患意识,王安石的坚贞不屈……
学习课文时,一段意味深长的过渡语,有可能就是开启学生自觉求索的金钥匙,激发求知欲。如《赤壁之战》一刻进行到发散思维一环节时,为了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赤壁之战,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三国混战了七十二年,直到西晋,中国才再次恢复了统一局面。虽然这已是尘封的历史,但如果你用鲜活的目光审视它,也许会别有一番天地:赤壁之战谁获胜最好?”几句话,很自然引发出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增强思辨能力的同时,必然少不了对历史的前瞻后顾,更需要学生课外的人文积累,以及课内外的柔和应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就逐步增加。
因此,对教师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首先要在教学中有随时渗透的意识,带动学生的自我感悟,激发起在教学环节中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二、在教学中形成渗透人文因素的习惯。
渗透,注重的是长期性,有了意识必将形成习惯。
每节课的导入语我都精心设计,因为它不仅是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一个起步,而且还是教师有意识进行人文性内容渗透的好时机。如《梅花》意识的导入语:在中国,“梅、兰、菊、竹”历来被人们赋予了“四君子”的美称,他们身上,具有许多美好品质。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一次次的籍梅寄情、临竹咏叹、凭兰抒怀、观菊而题……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传递,又有遣词用语的渗透。
“吃饭时,日子从碗边溜走;洗手时,日子从手边溜走……匆匆,太匆匆”时光易逝青春难留,你想过与时间赛跑吗?”借助自清的《日子》一文,引起学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悟,导入《和时间赛跑一文》。
三、厚积薄发,在积累中感悟人文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求厚积薄发,这一点至今值得我们借鉴发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的旺盛,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自十五岁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
主题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作为教师,注重激发学生背诵积累中华古诗文,不失是一种陶冶提升人文素养的好办法。在班内积极开展“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赛诗活动,直面经典,虽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终身受益。有的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还能由此及彼,不断延伸,发挥自主性,寻求美文的内涵。每天早读,书声琅琅。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积累了蕴含大量人文内涵的文本,诵读声声,一遍遍的诵读,他们逐渐感悟到一些真实的心灵世界、美好的人生真谛!
以人为本,参照人的可持续发展性,激活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引入课堂,给课堂注入一些人文积淀,渗透人文素养应是我们在语文主题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