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课堂上践行“让学引思”理念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   作者:周刘嘉
[导读] 基于现实课堂问题,引入“让学引思”理念

         周刘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摘要:基于现实课堂问题,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反思古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将“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践行“让学”理念,让课堂变为学堂;践行“引思”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弥补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从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让学引思;理念;物理课堂;学生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如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与他人合作,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和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新的教学背景下,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意见。
         基于新时代背景衍生出“让学引思”理念。作为一名物理师范生在今后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在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践行“让学引思”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锻炼探究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则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引入“让学引思”理念,反思古今师生角色的转变。
         “让学引思”是一种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学生身心进步的真实发生,追求学生学习状态的真诚回归,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养成;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学习起点为课堂起点,以学生学习状态为课堂状态,以学生学习进度为课堂进度,以学生学习效率为课堂效率;体现尊重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当前现实课堂教学的症结是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缺失,引入“让学引思”理念,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传学习之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学习之法。
          1.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传学习之道。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学生学。从古至今教师的角色是一个渐变,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作为一名物理师范生必须了解当今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让学引思”要求教师从方法上去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指出的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传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三项职责是紧密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知识,教做人道理,解决疑惑,教师的作用始终是传学习之道。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学习之法。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育要教给学生掌握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下,大部分老师一度为了学生的成绩而去教学,学生只是学习机器,学生勇于探究、大胆尝试的学习主动性被压制,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那些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卓越的同学会越走越前,而那些能力一般或者是欠缺的会导致他们部分知识跟不上,从而形成课堂两极分化的现象。由此可知,教育的中心并非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渴望探索知识的学生,课堂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之法。
          二、践行“让学”理念,让物理课堂变为学堂。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让”是位置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从课堂的功能来看要变课堂为学堂,课堂的中心让位给学生。“让学”,即“教师让位于学生,教让位于学”,把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位给学生。


          1.教师克服课堂“讲课欲”,让物理课堂变为学堂。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如果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旧一讲到底,学生只顾听;或教师问,一问到底,学生只顾答;或自问自答,这样的课堂会索然无趣,从而产生低效课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多样化,创设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化被动为主动。如在讲授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时,可以先创造一个情境,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连接不同的电阻,来使电路状态发生变化,亦或是用灯泡亮度的变化,吸引学生的目光。然后抛出一个问题:“是哪些因素引起这种变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进行讨论探究。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将相关知识点穿插进去。通过演示实验讨论分析现象,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让物理课堂变为学堂,最终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2.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让物理课堂变为学堂。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得学生从原来的学会转化成会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例如,关于力,教师可以借助桌子、书本、绳子等常见物体,让同学们互相演示“人推桌子”“手拉绳子”“书本压着桌子”等常见现象后,抛出问题:“力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现象,分析各个情况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才能产生,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本质。
          三、践行“引思”理念,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
         “引思”,可理解为“引起思考,引发思维,引出想法”等。“引思”,即通过“引思”达到“引学”之目的,其核心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加强方法引导,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设计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讲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时,教师可应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怎样将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让两个灯泡能同时发光?提醒学生连接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利用有限的器材来完成电路连接的实验。教师可选择几个连接方法相同的学生,让他们总结归纳出一种有效的连接方法,并用理论表达出来。接下来,教师再提出:如果拿走一个小灯泡,其余的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得出相关结论和原理。
          2.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
         物理知识很多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开展教学。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雨后天晴,天空中会出现彩虹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学过物理的学生都知道这个自然现象中蕴含着物理知识,因为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水珠折射进行光的色散。教师在讲解这个物理知识的同时,可以将类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书本的知识去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巧妙地运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让物理知识轻松地走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总之,践行“让学引思”理念,构建学本课堂,改变现行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光荣《打造高效优质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物理·初中》[J].2015年第06期
[2]王伯明《构建“让学引思”模式下的有效课堂教学》《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