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分析小学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   作者:陈雨妹
[导读]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师基本只负责知识传授

         陈雨妹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311200
         【摘要】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师基本只负责知识传授,学生则被动听讲,而这种模式只调动了学生的记忆力,并不能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这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该模式需要得到改善。由此先进教学理论提出了“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能一改传统教学模式问题,除了能调动学生记忆力以外,还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同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使得该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本文也将对此进行研究,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论述小学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主题探究

0.引言
         圆的周长是小学数学中必备章节,主要包含圆周长概念、圆周长求解方法、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等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知识,可以将这个过程视作探究过程,即学生需要从圆周长概念出发,探究圆周长求解方法等后续内容,通过探究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记住知识。但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模式并不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知识,原因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内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学生只是根据教师探究过程去记住教师探究成果,由此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样显然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对此,因为小学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讨论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此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
         在任意学科或知识点教学中要建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就必须遵从四大基本要求,分别为师生地位的合理调配、注重学生兴趣、强调正确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力度,各大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1师生地位的合理调配
         根据探究行为的形成机制可知,人只有处于能动环境下,且愿意发挥自身主动意识时,才会对事物进行探究,这一机制在教学中也不例外,要让学生对某个主题进行探究,就必须予以学生充足的能动性空间,并让学生自主发挥个人主动意识[1]。而传统教学模式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传统模式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上,说明学生没有充足的能动性空间,同时教师也更注重知识传授,所以学生没有必要发挥自身主动意识,听讲即可。因此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当中,一定要吸取传统教学模式教训,对师生地位进行合理调配,应当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处于引导地位,这样学生就拥有了充足的能动性空间,加之教师的引导,学生会越来越愿意发挥自身主动意识,学习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是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目的,因此师生地位的合理调配是该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之一[2]。
1.2注重学生兴趣
         在师生地位合理调配下,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要知道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能实现这一要求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较具代表性,且有效性比较高的方法就是“兴趣引导法”。兴趣引导法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兴趣,在引导过程中将贴合学生兴趣取向的元素与知识点相结合,创设出一个包含知识点,又贴合学生兴趣取向的主题情景,相当于用兴趣元素对知识点进行“包装”,这样学生受兴趣驱使会对主题情景感兴趣,愿意对情景进行探索,而后当学生在情景中遇到了相关知识点问题时,就会开动大脑去进行研究,探究行为由此而生,能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了解知识本质,同时感受数学魅力,便于后续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均为小学生,他们年纪尚幼,行为举止非常容易受到自身兴趣影响,即如果小学生对数学主题情景不感兴趣,则不愿意探究,反之其探究主动性、积极性甚至高于高年级学生,因此或许在高年级数学教育中兴趣引导法没有太多优势,但至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方法绝对优于大部分引导方法,说明教师应当重视兴趣引导法,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中应当注重学生兴趣[3]。
1.3强调团体协作
         在以往很多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让学生独立对问题进行探究,这种做法确实符合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要求,但存在两大缺陷:(1)学生作为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还不够,因此当他们处于独立探究状态时,受个人知识认知不足及能力限制,无法有效、顺利的进行探究,导致探究难度增大,这可能会打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使他们逐渐烦躁,放弃探究;(2)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本质有充分的了解,但学生在独立状态下只能根据个人视角去探究问题,这使得他们探究范围狭窄,很容易“钻牛角尖”,且探究效果比较差。

因此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中,教师不能让学生长期独立的对问题进行探究,要强调团体协作,借助团体力量进行交流,增加团体内每个人个人的知识认知水平,以便于有效、顺利进行探究,同时团体内不同学生的视角存在差异,能够提出问题探究的不同方向,避免学生“钻牛角尖”,可见强调团体协作是该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之一。

2.圆的周长教学下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方法
2.1紧贴学生个人意愿,创设主题情景
         教师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中应当紧贴学生个人意愿,根据他们的兴趣所在来创设主题情景,同时有必要保障情景构成元素符合学生生活,以免学生不理解情景内涵。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建议教师在教学前先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兴趣所在,而后围绕圆周长知识点,在生活情景中选择相关主题,这样既可创设出合理的主题情景,例如某教师通过沟通、观察等方法发现,A、B学生在课外非常喜欢围着校内操场玩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创设了如此情景:A学生和B学生在课后进行竞走比赛,其中A学生围着正方形场地竞走,而B学生则围着圆形场地竞走,已知正方形场地边长3m、圆形场地直径4m,双方竞走一圈后,谁走的路程比较长呢?,为了公平竞赛是不是要对此进行计算呢?,这一情景就能激发A、B学生的思考,开始想办法求解两个场地的周长,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正方形场地周长求解方式很简单,用3×4乘法即可算出,但原先圆形场地求解方法却完全不一样,由此产生了相关求知欲,这时教师就要予以指导,在学生思路中引入圆周长求解方法,整个过程以主题情景为基础,起到了启智引思的作用,学生也对此有良好的兴趣表现,说明主题情景紧贴学生个人意愿,让学生开始探究。
2.2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法,利用团体力量进行探究
         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中提到,该模式建构应当强调团体协作,为此教师就要在模式中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法,该方法在该模式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步骤:(1)组织学生成为小组,进入情景进行测量式探索,自主创设问题,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让若干学生组成小组,并给他们发放测量工具,随后发布测量任务,即随意测量校内圆形物体的直径,这是小组合作教学法的第一应用步骤[4];(2)当每个小组对圆形物体测量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去提出问题,例如某教师就提出了圆周长与其直径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会让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讨论,动用自身思维去提出个人见解,如某些学生或说圆周长一定大于正方形周长,这是一种猜测,但马上就会有学生提出理性建议,认为我们应当先了解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计算才能确认这一点,这个过程就使得每个小组成员开始计算,起到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深度的作用,某些学习成绩优异,且确实天赋异禀的学生甚至能直接通过这种方式自己领悟圆周长求解方法,可见团体力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进行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天赋异禀,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受限于自身知识认知不足,无法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这时教师要插手干预,应当提出一些思路供学生参考,但不要直白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这也是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事项。
2.3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以上两个方法基本就落实了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但整体上倾向于圆的周长理论教学,而教学本质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应用知识,因此该模式建构应当注重实践,不能“纸上谈兵”。这一条件下教师一定要加强实践训练,通过训练即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主题情景中可以提出一个圆形,随后向学生发放相关工具,要求他们自己计算出这个圆形的周长,这时学生为了计算周长就必须使用工具对圆形进行测量,获取相关已知条件,随后在利用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初期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实践经验不足而出错,无法准确计算出圆的周长,如某学生在相同已知条件下进行了三次圆周长计算,而每次计算结果都不一样,且全是错误的,这时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但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也要插手干预,可以利用圆周率知识进行教育,让学生逐渐对圆周长求解公式有清晰认知,即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这个公式一定要深入学生脑海,否则就说明学生没有掌握核心知识,

3.结语
         综上,本文对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对小学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小学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必须遵从三大基本要求,否则模式不成立,或者出现效用缺陷问题,而在三大基本要求下,采用文中提出的建构方法能够落实该模式,模式能完整的对学生进行圆周长理论教学,并进行实践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整个模式流程下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将得到提升,因此本文建构方法至少有效,望能带来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国芳.小学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探微——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00(020):129.
[2]连春梅.浅谈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圆的周长》为例[J].文存阅刊,2019,000(025):105.
[3]肖军莲.应用智能移动终端实践小学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研究——以《圆的周长》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6(12):14-17.
[4]王丽,王奕萍.浅析小学数学合作主题学习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669(1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