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基于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视阈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丽
[导读] 坚持人民主体性是唯物主义观念中重要组成部分

         张丽
         中共福海县委党校   新疆 福海县  836400

         
         
         摘要:坚持人民主体性是唯物主义观念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具体的国情,提出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在脱贫攻坚领域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地位,将人民放在发展中心,尊重人民的地位以及创造精神,体现出人们主体性的作用。本文从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原则、价值取向、评判标准以及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根据我国国家实现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为我国发展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关键词:脱贫攻坚;人民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具体论述
         引言
         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家马克思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坚持人民主体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基本发展方向。脱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脱贫攻坚是促进贫困的地区和贫困人民的发展能力,带领人们群众走出困境,走向小康社会的重要方式。贫困的人民群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目标,同时也是脱贫发展的主体。因此,需要加强对贫困人民经济扶持,也要对其精神层面的鼓励,确保贫困人民能够主动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促进我国发展小康社会的速率。
         一、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客观性的原则
         脱贫攻坚的人民主动性需要遵循客观性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要遵循地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环境条件,如果过分强调贫困人民的主观性,不能仅依靠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热情,而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导致脱贫攻坚的道路缺乏实效性,难以满足地区发展的需求。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需要重视贫困人民在实践道路中的创造性和决定性,从而确保贫困人民能够做到互帮互助,体现到更多的实践满足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实施一系列的脱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地区达到小康条件,为我国下一步脱贫攻坚积累大量成功的经验,从而深入发掘脱贫攻坚工作内容,开辟符合我国特色主义的脱贫道路,为我国小康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主体和客体相统一原则
         脱贫攻坚道路需要在实践道路进行探索,深入发掘脱贫工作的具体内容,从而准确的增强贫困人们的发展能力,促使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在是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主体和客体相统一原则。自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详细分析我国贫困形成的因素,实现我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持赋权和担责相统一原则
         以人民主体性的脱贫攻坚策略,不仅需要给贫困人民赋予一定的权力,同时也要求贫困地区的干部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从而实现赋权和担责的相统一的原则。脱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保障其基本的权益,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的环境和生存条件。而赋权和担责是相辅相成的,在获得相应的权力的同时,就要担负必要的责任。因此,相关的政府干部要担负其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人民解决贫困问题,促使人民提升自身意识,从而主动加人脱贫攻坚中来,提高脱贫致富的整体的效率。
         二、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
         (一)脱贫攻坚需要更贴近人民情感
         脱贫攻坚需要更贴近人民情感,地方政府要深入了解基础人民的情况,与人民群众做好交流工作,征求群众意见,遵循广大群众的意见。第一,要精确了解贫困地区的人口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数量不足,造成贫困原因不明确的情况。从而为贫困人口建立档案,从而确定哪类人群符合国家扶贫标准,同时也要进行民主评议政策,确保评判准确性。第二,脱贫项目也要征求人民的意见。脱贫攻坚要以人民的意愿为主,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对脱贫项目制定详细的方案,考虑其地理特性、发展特色。第三,贫困人民主动加入到脱贫工作中。相关的政府部门及时走访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难处,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激发贫困群众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制定的脱贫措施,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脱贫攻坚措施需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脱贫攻坚需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贫困问题。第一,脱贫攻坚解决贫困人民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工作取得较大效果,让很多贫困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我国仍然有很多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难以达到小康标准。习近平书记对于贫困问题十分看重,曾在内蒙古调研工作中明确指出,“只要有一家没有解决生活问题,我们就不放松警惕。”到2020为止,我国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实现教育保障、基础医疗保障、基本住房保障,同时也保障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脱贫攻坚的目的在与让人民过上小康的生活。

以发展民生,解决民忧为基本目的,不仅在经济上解决人民群众的贫困情况,也要在权益中解决,让贫困人民参与到国家发展中,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
         三、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的具体准则
         (一)人民作为评判准则
         脱贫攻坚工作需要以人民作为批判准则。目前,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已经达到最后阶段,不仅需要做好最后收尾工作,也对脱贫攻坚提出更高标准。对于脱贫攻坚任务合不合格,不是相关政府部门说的算,而是需要人民进行评判的。脱贫攻坚任务是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进入小康环境,其生活质量的标准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度准则。在常规的扶贫脱贫政绩考核中,需要增加人民群众评判比重,增加人民群众的话语权,防止出现政府独自评断的情况。确保脱贫考核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脱贫攻坚任务要进行多角度进行综合权衡
         我国贫困现象十分的复杂,不仅需要是由于地区经济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地理位置、天气情况、物质资源等因素影响。如果仅依靠贫困地区的人均经济水平判断是否达到脱贫标准,缺乏科学性的依据,从而也会导致脱贫措施难以符合实际贫困情况。一方面,要考贫困地区的综合性因素,合理制定扶贫计划,确保满足脱贫需求。另一方面,要从生活环境、贫困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的基本权益等方面进行考虑,做到针对性脱贫方案,不仅能够防止脱贫攻坚任务缺乏全面性,也能够促进脱贫攻坚具有时效性。
         (三)脱贫攻坚评判尺度的有效统一
         脱贫攻坚评判尺度需要具有统一性的效应,不仅能够体现出脱贫措施科学性,也能够在实践中体现具体价值。当脱贫攻坚评判审核缺乏科学性审查,会导致其工作内容难以解决贫困人民的利益,无法期待美好的生活。因此,需要在实际脱贫工作中,坚持评判尺度的有效统一,增加脱贫工作的凝聚力,将评判结果转化为脱贫的工作能力,从而改善民生的效应。
         四、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导地位
         脱贫攻坚工作中,人民群众是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发挥人民的主导地位。不仅要对人民群众建立共享改革方案,也要对民生问题进行改善。由此可见,在我国脱贫攻坚关键阶段,要积极教导贫困人民增强自主脱贫意识以及相应的发展意愿,引导他们客服困难,积极配合相关政策,从而完成脱贫任务,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促使人们不畏艰难、激流勇进,向全面小康时代大步迈进。
         (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辅助作用
         贫困问题是复杂的问题,如果仅依靠贫困地区人民自身努力难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因此,需要在人民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让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促进脱贫攻坚任务能够顺利达到脱贫目标。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具有较高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以及各地区政府的进行系统资源调配,从而能够提高脱贫攻坚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脱贫攻坚目标的主体,也是促进我国全面开展脱贫工作的力量源泉,在实践脱贫工作中,各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以人民为主导地位,发挥自身辅助作用,满足时代脱贫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等[J].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2020(Z2):32-38.
         [2].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善始善终  善作善成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李克强作出批示[J].全球商业经典,2020(11):8.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贡献工信力量[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10):1-3.
         [4]李春奎.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奋力书写高质量脱贫攻坚的巫山篇章[J].重庆行政,2020,21(05):29-30.
         [5].尹弘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承接产业转移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等事项[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0(17):2.
         [6]陶廷昌,王浩斌.精准扶贫背景下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基于新时代开展脱贫攻坚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论视野[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0(03):1-6.
         [7]吴少进,唐建兵.论脱贫攻坚的人民主体性——基于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视阈[J].广西社会科学,2020(0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