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与文化魅力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   作者:解君
[导读] 我国的紫砂壶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在对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时

         解君
         身份证号:2101061972010824**
         摘要:我国的紫砂壶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在对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主要源于大自然和生活实践中的具体景象和活动,然后经过紫砂艺人抽象的创作等创造,形成不同的紫砂作品。“满瓢”是紫砂壶的经典户型之一,为了能够分析蕴含在其中的文化魅力,本文将从“满瓢”的各个方面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满瓢”;紫砂壶;造型艺术特征;文化魅力
         “满瓢”是我国紫砂壶艺术中的重要的经典造型之一,收到了大多数紫砂制壶名家和收藏家的喜爱,其外观小巧精致,在不同装饰的点缀下,其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特征。基于此,本文将从“满瓢”的造型艺术特征与文化魅力进行分析。
         一、“满瓢”紫砂壶的发展
         紫砂壶是我国传统陶制茗器中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制造时,一般会采用特殊的紫砂泥,这种泥料主要产地是在宜兴地区中分布,比较珍贵和稀少。再加上其潜藏于矿石深层,所以紫砂泥矿物质含量是非常高的,色彩也是比较丰富的,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部分学者在翻阅紫砂的历史时,对紫砂的造型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制造流程,发挥“满瓢”紫砂壶本身的文化魅力,将中国乡土气息和以及文化内涵融入到紫砂器的制造中。由于不同的“满瓢”紫砂壶造型各异,其风格不同,其艺术品灵感大多数来源我国的文化魅力。在“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上,还能体现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中的某种特点[1]。
         二、“满瓢”紫砂壶的概念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与文化魅力,需要在真正意义上对满石瓢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其壶嘴的前伸不会特点长,一般会呈现蓄力状,不是奔放态。在对壶把设计时,不是平出,主要是侧小三角,这样才能让满石瓢给人一种敦朴的视觉效果,突出“满”的特点。后人为了丰富“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点,发挥文化魅力的特点,对满瓢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分析,让石瓢体现更饱满和稳重的特点。
         因此,我们在对目前的“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时,会发现收放自如的大度感。如果在壶体上对其进行分析,其结构特点是须刚中寓柔两条抛物线的有效结合,从而构成“石瓢”壶体。同时,有一条在口到身到底的转折处,另一条在底中心到底和身的转折处,在对这两条抛物线进行设计和运用时候,需要体现刚中有柔的特点,体现文化的意味。
         三、“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
         在对紫砂壶造型装饰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石瓢壶主要以三角形壶身为特点,此壶型属“曼生十八式”中的一种,更是紫砂壶中的经典。这种满瓢壶的造型主要来源于子冶石瓢壶,手工艺人在对其进行制造的过程中,一般会结合自己的喜好,对其线条进行装饰性的改变,主要目的是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石瓢也叫做“石挑”,其中的“挑”是一种小容器,刚开始的时候为金属制,后来由苏东坡改为石制,最后发展为了紫砂茗器中的经典造型。
         这种满瓢壶壶身主要呈八字形的金字塔状,其上部窄,下部宽大,会让其重心不断下沉。再加上,壶身边角比较圆润,不像以往的石飘壶那样硬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满”的特点。在对“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时,其壶底部有圆形钉足,外观小巧玲珑。因此,满瓢壶的主要特点体现在“重”,其沉稳敦实,朴素自然,结构也是非常鲜明的,强壮有力。
         只有在对“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在设计中更好地表现出满瓢壶的结构美感。再加上,直嘴是石瓢壶常用的造型,满瓢壶是与子冶石瓢壶结构是非常相似的,所以采用了这一造型,可以让壶嘴线条和壶身线条更加的自然流畅。

在对满瓢壶的把手进行分析时,会发现此部分结构比较特殊,是三角形的环状把手,壶把手从壶身在最高处起到底部会形成三角形,让把手变得更加柔婉,消解了三角形本身锐利对使用者带来的影响,进而让壶整体变得更加地圆润。
         此外,满瓢壶壶盖的造型特点较为朴素纤薄,结合非常紧密,能够体现紫砂工艺的细致。“满瓢”紫砂壶的壶钮一般为桥状壶钮变式,在弧形壶钮中间有一个比较小的孔洞,这种结构更能体现“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的特殊性,发挥其造型魅力,可以在满足实用性能的同时,不断优化壶的整体结构,进而更好地体现“满”的特点。
         四、“满瓢”紫砂壶的造型的文化魅力
         茶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此文化的发展,更体现了“满瓢”紫砂壶文化价值。众多考古学家在对“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和民间传说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文化魅力是对“满瓢”紫砂壶特点最好的体现。特别是在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紫砂壶要求愈加苛刻,不仅对其实用性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还对其造型艺术以及工艺要求越来越高[2]。
         因此,在对紫砂壶进行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加入篆刻和绘画,以及雕塑和各类装饰进行创新,让“满瓢”紫砂壶的造型特点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我国的紫砂艺术可以说是在世界陶艺中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陶都宜兴中的紫砂泥料比较独特,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和透气性,应用这类材料烧制出来的“满瓢”紫砂壶,其造型艺术特点不仅丰富,还可以更好地表达我国古老历史的沧桑感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特点。尤其是茶文化在世界上的推广,人们喝茶的爱好也越来越强烈,这给“满瓢”紫砂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五、紫砂壶石瓢壶的主要类型
         (一)曼生石瓢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石瓢壶的起源,对其历史进行研究。在部分历史文献中,陈曼生在就任溧阳知县的时候,经常会在市井之间漫游,但是有一次遇到一个乞丐,其拿一石器行乞于街角,曼生看见此石器造型非常独特,外观比较古朴,于是就将其买下,然后对其形状进行了改进,最后就形成了石瓢壶。同时,曼生石瓢具有丰腴饱满的特点,其骨子的张力也是非常强的。
         (二)心舟石瓢
         这种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主要是根据“何心舟”命名的,他是浙江绍兴人,其工书法主要为篆刻。心舟和海上诸画家如任伯年和梅调鼎等都有合作,这也体现了我国的紫砂壶造型艺术特征。此艺术学家还曾与王东进行了筑窑烧制砂壶,其作品的文化气息也是非常浓的,数量比较少,所以受到了爱壶人的珍视。
         (三)满瓢
         大多人几乎都认为满瓢壶是顾景舟先生所创作的,但是实际上有据可查的满瓢壶在清末民初就出现了,陈光明对满瓢壶进行了更早的制作,后来了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顾老后对满瓢壶进行了改造,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将其与石瓢壶比较,其最明确的特点为三角形,其有力度并且比较张扬的风格比较特出。同时,满瓢壶的造型特点还弱化了三角形的概念,其壶身放低,壶嘴壶把内具有收蓄力,所以其在紫砂壶的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应用[3]。
         结束语
         由于紫砂陶刻的艺人本身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所以在对“满瓢”紫砂壶进行设计时,需要在我国的文化特点和造型特点出发,加强艺术形式与紫砂设计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锦上添花作用,还可以提高“满瓢”紫砂壶制造的水平,提高艺术的品味,引起更多紫砂爱好者的欣赏,从而彰显我国紫砂艺术的文化魅力以及内涵。
         参考文献:
[1]张恒. 浅析"满瓢"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特征与文化魅力[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 v.53;No.528(12):56-56.
[2]余中南. 浅析"玉环壶"的造型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 v.53;No.524(8):94-94.
[3]吕俊庆. 浅谈紫砂壶"乐天"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情感[J]. 江苏陶瓷, 2020, 53(1):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