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芳
西昌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新传播环境下对卓越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紧密结合行业,促进“双师型”人才发展,促进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本文总结了西昌学院在进行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旨在进行总结和分享。
关键词:广播电视;卓越型;人才培养
媒介融合时代使得传媒类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进入交叉与交融,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再是单一的只是注重新闻制作能力。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每年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能在媒体单位找到工作的比例逐年缩小,究其原因在于很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培养出的大部分是毕业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达不到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需求。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传递主流价值观、传递行业信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融合信息产业发展的今天,对传媒人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卓越广播电视人才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实施新卓越广播电视人才的意义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强调培养过硬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因此,广播电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当前全媒体的媒介环境下,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及行业纵深融合的需要,结合卓越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探索高校与传媒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大、实践能力强的全媒体人才。实施“卓越计划”对于当前快速变革的媒介环境而言意义重大。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来增强眼光培养和实战训练,解决广播电视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的“眼低手低”问题。通过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来增强教学与实践的衔接,解决广播电视专业本科生普遍困惑的“学不能用”问题。在视听传播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视频制作能力的培养,增强视听叙事的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摄、录、编传播设备向数字技术融合传播设备转变;从传统的教师教学向教师、记者、编辑、媒体资深从业者综合教学的方式转变;从重书本轻技术向重实践重理论重创新转变,形成广播电视人才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卓越广播电视人才的新要求
针对指导意见,笔者结合在教学实施及管理过程,对卓越广播电视人才的新要求进行解读,具体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跟智能媒体的发展,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在泛视频传播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要紧密结合当前媒介变革的步伐,与行业结合,通过对广播电视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传媒发展需要的广播电视人才体系,促进广播电视教育转型升级,在大传播视野下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1]因此,卓越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拥抱行业,缩小视听类传媒人才与行业需求的沟壑,在人才培养中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需要紧密结合传媒行业的发展变革,从只传授固有的“采、写、编、评”主动向内容产品创新、研发、到运营,真正做到内容生产与市场的结合;二是课堂“闭关”修炼到市场项目实践的转变。在新媒体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日益泛众化的时代,行业内容生产并不仅仅是专业媒体的权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建自媒体平台和账号,通过内容生产,运营及成效上面向市场,进行课程实验。三是从媒体记者、摄像等媒体工作者向全媒体运营者转变。[2]既要培养广电行业转型发展需要的人才,注重内容生产,又要培养适应是媒介环境变革的专业型传播人才。
(二)以专业逐级提升的方式,推动课程模块群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证卓越型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具体项目实现需求为出发点,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切分,将以往性质相近的系列课程由分散授课集合在一起建立课程群,一个课程群为具体的一个实践项目服务。这种方式方便学生能够系统的、有步骤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也能在模块递进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最终实现专业应用能力的融合提升。
(三)促进“双师型”人才发展,鼓励产教融合能力提升。
师资队伍的建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卓越型传媒人才的培养中,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卓越型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要打造的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需要专业合格,具备过硬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同时需要能亲自“动手”的教师,具体包括新闻的敏感度、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新媒体内容生产等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所以,专业教学中更青睐于实践型+理论型师资。探索符合广播电视卓越型人才培养,能促进广播电视系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把握新媒介环境的方向,增强自身的业务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变革的过程以实现广播电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整体提升。
(四)高校与行业对接,促进联合培养。“卓越计划”可整合行业与高校资源,探索双方项目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融合发展之路,促进高校与行业企业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基于市场的需求,促进广播电视卓越型传媒人才的培养。
三、西昌学院实施卓越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路径
在长期的探索与努力中,西昌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以面向地方、突出应用,为市、县级媒体培养全媒体记者为已任,在卓越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与行业联动,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广播电视教研室充分考察同类院校的专业建设,与电视台、报社、新媒体部门资深的行业专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认真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根据全媒体传媒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进一步细化和构建课程群,大一重理论,夯实基础;大二开始注重采、摄、录和后期能力的培养;大三注重综合应用,大四注重总结与拓展延伸,各个年级都有明确的专业技能获取要求。
(二)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技术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该校现有广播电视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49 人,其中,一线兼职教师 15人,专职教师34人,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及助教13人。教师梯队结构合理,他们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很强的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以及丰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近几年来,该校尤其加强广播电视教研室的培训力度,并且广泛聘请媒体行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和专业技能集训,最大程度实现知识讲授和技能培训的统一。
(三)不断充实与更新实验实训设备。该校已完整配备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必需的教学设备,目前已建立融媒体工作室、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室、融合新闻实训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该校正在新建传媒实训中心,新增设备120多台件,总投入为650万元,其中模拟演播厅、播音实训室达到省级电视台录制级播出要求,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使学生树立“传播意识”、“节目整体意识”和“完整作品意识”。
(四)与行业联合培养,注重县级融媒体人才培养。具体将电视节目制作、微电影创作、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训、毕业实习等课程的教学环节放在电视台、报社、文广传媒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同时让学生提前进入县级融媒体中心顶岗实习,真正做到与行业无缝对接。除了进入媒体参与实习实践,更重要的是挖掘本土资源,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农业合作社进行合作,进行本土宣传产品的开发。
(五)构建校内全媒体实训平台,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该校依托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以专业老师为龙头开设专业教师工作,分别是视频工作站、全媒体运营工作室、摄影工作室、校园话剧社,以具体项目的形式带动学生编剧策划能力、编导、摄录、剪辑、表演等能力的提升。工作室与时俱进,建立视频传播矩阵、自媒体运营矩阵。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传媒行业合作,共同开发完成各类媒体节目的制作。我们将校园全媒体实训平台与行业单位及实践基地联系起来,以综合性电视节目、各类选秀节目为驱动,让学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1]秦晋宁,《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19年第9期;
[2]石保青,《浅谈如何实现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型》,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23期;
作者简介:何芳(1987.2~),女,四川西昌,西昌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研究。
项目来源:2015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播电视类‘项目驱动式’卓越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GX-065)